衰年多病自宜休,避地栖岩事事幽。
风槛落花催酿酒,雨窗啼鸟唤梳头。
柴桑剩著陶元亮,款段何孤马少游。
野衲村翁俱接近,茗杯香篆足淹留。
【注释】
松坞草堂:指作者所筑的草屋。
衰年:老年。
休官:辞去官职,退隐。
避地:逃避战乱的地方。
事:日常事务。
风槛:窗槛。
落花:飘落的花瓣。
催酿酒:催促酿制酒。
雨窗:细雨中的窗户。
啼鸟:鸣叫的鸟。
柴桑:陶渊明曾隐居在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元亮:陶渊明的字。
款段:马行貌。
何孤:为什么孤独。
马少游:即马融,东汉经学家、文学家,以《广成颂》名世。
野衲:僧人。
村翁:乡村的老者。
茗杯香篆:茶具和香火,泛指清静生活。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退居田园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愉悦心境。
首联“衰年多病自宜休,避地栖岩事事幽。”诗人感叹自己已到了衰老之年,身体多病,应该好好休息。而如今却选择隐居山林之中,远离尘嚣,过一种幽雅的生活。
颔联“风槛落花催酿酒,雨窗啼鸟唤梳头。”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庭院的景象:风中摇曳的花枝似乎在催促着酿制美酒;雨打窗棂的声音仿佛在唤醒人们去梳理那一头乌黑的头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展现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情趣。
颈联“柴桑剩著陶元亮,款段何孤马少游。”提到了陶渊明和马融两位历史人物。诗人用这两个名字来表达自己对这两位先贤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态度。他并不追求名利,只求过着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就如同陶渊明那样,远离官场纷争,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
尾联“野衲村翁俱接近,茗杯香篆足淹留。”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村民们围坐在一处茶馆中品茗聊天,享受着片刻的安宁。而诗人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仿佛置身于画中一般。这里的“茗杯香篆”指的是茶壶中冒出袅袅烟雾,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同时,诗人通过与古代先贤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