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寂寂倚双峰,懒散无心拟卧龙。
阶下水流分细涧,檐前云宿拥高松。
何颙独有谈禅癖,阮籍偏于作吏慵。
早识人间行路恶,肯因书剑误明农。
松坞草堂新成杂兴十二首茅庐寂静双峰倚,懒散无心拟卧龙。
阶下细流分涧水,檐前云宿护松高。
何颙谈禅独癖好,阮籍慵吏懒为劳。
识破人间多险恶,不因书剑误农稼。
注释:
茅庐寂静双峰倚,懒散无心拟卧龙。
注释:茅屋简陋却安静,双峰矗立在门前。
赏析:通过描绘茅屋的简朴和山峰的雄伟,表现隐居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阶下水流分细涧,檐前云宿拥高松。
注释:台阶下的水流汇成细微的溪涧,檐前的云气环绕着高大的松树。
赏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何颙独有谈禅癖,阮籍偏于作吏慵。
注释:何颙有独特的谈禅爱好,阮籍则偏向于做官时的懒惰。
赏析:通过描述两位人物的生活态度和爱好,反映了不同性格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早识人间行路恶,肯因书剑误明农。
注释:早些年就认识到人间道路的艰难,不愿意因为追求功名而耽误了农业工作。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务实精神的重视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松坞草堂新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既有对山水美景的细腻刻画,也有对人物性格和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