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在田舍,城郭风光应自新。
燕女彩丝缠蝎尾,吴儿画楫斗龙鳞。
山中只见榴无色,病后初知艾有神。
落日一杯桑柘底,邻翁相对野情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午日题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五月五日在田舍,城郭风光应自新。
注释:五月五日指的是端午节,这一天在农村田野中度过,感受自然的新鲜气息。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端午节时的场景,表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受。
第二句:燕女彩丝缠蝎尾,吴儿画楫斗龙鳞。
注释:燕女指端午节时的妇女,她们用彩丝(五彩线)缠绕着蝎子尾巴,象征驱邪避害;吴儿是指生活在长江下游一带的人,他们乘着画有龙纹的船竞渡江水,以祈求龙神保佑。
赏析:此句描绘了端午节时民间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第三句:山中只见榴无色,病后初知艾有神。
注释:榴花在山区很少见,因为榴花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艾草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被用来驱病防疫。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中草药作用的认识,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第四句:落日一杯桑柘底,邻翁相对野情真。
注释:夕阳西下,诗人在桑树下小憩,与邻居老人一同享受宁静的时光。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乡村晚景图,反映了诗人与邻里间淳朴的交往和亲密的关系。
第五句:落日一杯桑柘底,邻翁相对野情真。
注释:诗人独自一人在桑树下小憩,欣赏着落日美景,感受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赏析:这句诗再次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六句:落日一杯桑柘底,邻翁相对野情真。
注释:诗人在桑树下小憩,与邻居老人一同享受宁静的时光,两人之间的交流充满真挚的情感。
赏析: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邻里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情谊,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纯朴。
第七、八、九句:
翻译:
- 山中只见榴无色:在山区很难见到红色的花朵,因为它需要充足的阳光。
- 病后初知艾有神:生病后才发现艾草有治疗作用。
- 落日一杯桑柘底:夕阳西下时分,诗人在桑树下小憩。
- 邻翁相对野情真:与邻居老人一起聊天,彼此分享生活经历,展现真实的情感。
第十、十一、十二句:
翻译:
- 端午时节天气新:端午节那天,天气格外宜人。
- 城郭风光应自新:城市和郊外的风景也因节日的到来而焕发新的生机。
- 燕女彩丝缠蝎尾:端午节时,燕女们用五彩丝线缠绕蝎子的尾部。
- 吴儿画楫斗龙鳞:吴地的孩子们用画有龙纹的船竞渡江水。
- 山中只见榴无色:山区很难见到红色的花朵。
- 病后初知艾有神:生病后才知道艾草有治疗作用。
- 落日一杯桑柘底:夕阳西下时,诗人在桑树下小憩。
- 邻翁相对野情真:与邻居老人聊天,彼此分享生活经历。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时乡村的自然美景和人们欢乐祥和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节日习俗的观察和体验,展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