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明月满天凉,露坐风生薜荔裳。
蟋蟀近床还独语,蟾蜍离海已深藏。
人间忽敞清虚府,地上平铺雪霰光。
笑玩素娥敲药杵,不劳银汉问舟航。

【注释】

高秋:深秋季节。罗女,指织女星。薛荔裳:一种香草,这里代指衣裳。

蟋蟀(xīshé):昆虫名,俗称蛐蛐、促织。近床:靠近床边。还独语:独自鸣叫。蟾蜍(chántuó):即癞蛤蟆,传说中月宫中的一只蟾蜍。离海:离开大海。已深藏:已经隐伏。清虚府:道家谓天帝所居之处,这里泛指天上。地上:人间。平铺雪霰光:形容天空洁白,像下着雪或霰珠一般。素娥:即织女,神话中的月宫仙女。药杵(chǔ):捣药的工具。不劳银汉问舟航:不用去银河上询问船行的情况了。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于中秋之夜,在月下赏景时,有感而作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全诗构思精巧,想象奇特,语言明快自然,风格清新明丽,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首句“高秋明月满天凉”,点出时间是在秋天,天气很凉,但月色却十分美好;“露坐风生薜荔裳”,诗人在凉意袭人的秋夜露坐,身上的衣服被风吹动,好像薜荔(一种香草)的衣裳飘动一般,这两句写环境,渲染了诗人赏月时的孤寂和清冷之感。

颔联“蟋蟀近床还独语”与“蟾蜍离海已深藏”,则又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月下虫声图,诗人通过蟋蟀、蟾蜍等昆虫的活动,进一步烘托了秋夜的凄清和静谧。

颈联“人间忽敞清虚府,地上平铺雪霰光”,是诗人想象天上的景象,把人间的景物比作天上的景色。“雪霰光”三字,既描绘了月光皎洁如霜,又暗示了人间霜降,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尾联“笑玩素娥敲药杵”,诗人由想象转入了现实,用“笑玩”二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一句“不劳银汉问舟航”,更是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展露无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