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官独向山中住,久厌疏狂学孟公。
盘薄解衣时作画,跏趺临水亦谈空。
松萝野兴宜明月,海岳文光贯彩虹。
愧我离君走尘土,高情徒寄梦魂中。

【注释】

石亭:在今四川雅安。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盘薄解衣”二句写隐居生活,“坐忘”指超然物外。松萝:松枝上挂着的藤萝。明月:指月光皎洁。海岳:指峨眉山。文光:指彩虹。愧我:惭愧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后隐居成都浣花溪畔石亭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石亭的生活情景以及与友人酬答的情景:

首联两句说自己在石亭寄诗答谢朋友,表示自己的隐居生活已久。“疏狂”二字写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放浪形骸、不拘礼法。“学孟公”,暗指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见长,所以这里用“学孟公”来比喻自己。

颔联写自己隐居生活的一些情况,如“时作画”、“临水谈空”。这两句中的关键字有“作画”“谈空”,可见诗人闲适的心情。

颈联“松萝野兴宜明月”,“松萝”指的是松树或松树枝上挂的青藤,常绿不凋,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高洁品质;“明月”则指明亮的月色,常用来象征清白高洁的品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愧我离君走尘土,高情徒寄梦魂中”,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远离故土的愧疚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高情”指的是高尚的情操;而“梦魂”则是指梦境,表示诗人思念友人之情如同梦境一样虚幻而不可捉摸。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石亭的生活情景以及与友人的酬答,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