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骋望楚天宽,千古闲情一倚阑。
黄孟史家称最孝,孙刘王业恨偏安。
休怜往事成翻掌,且对秋风一正冠。
说与幽人应愧杀,渔歌遥起蓼花滩。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日同总镇二公饮黄鹤楼三首》

  1. 原文展示
    高楼骋望楚天宽,千古闲情一倚阑。
    黄孟史家称最孝,孙刘王业恨偏安。
    休怜往事成翻掌,且对秋风一正冠。
    说与幽人应愧杀,渔歌遥起蓼花滩。

  2. 译文解析
    【注释】:
    (1)“高楼”指的是位于武汉的黄鹤楼。
    (2)“楚天”指代湖北地区。
    (3)“闲情”表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
    (4)“史家”泛指古代的历史记载或评价。
    (5)“最孝”可能指的是黄孟(一个姓,这里代指某人)在历史上以孝顺著称。
    (6)“孙刘王业”暗指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故事。
    (7)“偏安”表示不安定,倾向于偏安一隅。
    注释:
    (1)“虎帐”是军事术语,指将领的大帐,比喻重要场合。
    (2)“时平聊共赋高秋”意味着在国家和平时期,诗人与总镇一同吟诗作乐。
    注释:
    (1)“楚天”指湖北地区天空,这里用来形容广阔无垠。
    (2)“闲情”通常指悠闲的心情,此处指诗人的内心感受。
    (3)“史家”在这里指历史学者,他们可能会给某事评定最高等级的孝行。
    注释:
    (1)“龙窟宅”暗示黄鹤楼如同龙的居所一样庄严。
    (2)“衡庐”是形容地势高的住所,这里用以形容远处的楚国疆域。
    注释:
    (1)“蒹葭白露”和“禾黍黄云”都是描述秋季的景象,前者指蒹葭上的白霜,后者是收割后的禾黍。
    (2)“江汉水深龙窟宅”形容江汉之水的深邃和辽阔。
    (3)“楚提封”指的是楚国的领土范围。
    注释:
    (1)“说与”意为告诉、告知。
    (2)“幽人”通常指的是隐士或者隐居的人。

  3. 诗句分析

  • 第一句 “高楼骋望楚天宽”,通过“高楼”这一意象,传达出诗人站在黄鹤楼上俯瞰的开阔视野,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宽广与豪迈。“楚天”一词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的胸怀和抱负。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出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 第二句 “千古闲情一倚阑”,这里的“闲情”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倚阑”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的沉思与感慨。通过这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 第三句 “黄孟史家称最孝”,这里的“黄孟”可能是指特定的人物或家族,其以孝闻名。而“史家”则可能指的是历史记载或评价。这句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评价及其行为的肯定。
  • 第四句 “孙刘王业恨偏安”,这里提到的“孙刘王业”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孙权、刘备和曹操等英雄事迹。而“偏安”则表达了这些英雄未能实现的统一大业的遗憾。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 第五到八句 这几句主要描述了与总镇一同在黄鹤楼上饮酒的场景,并涉及一些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历史典故。例如,“休怜往事成翻掌,且对秋风一正冠”表现了一种放下过去,积极面对当下的态度;而“说与幽人应愧杀,渔歌遥起蓼花滩”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赞美之情。

《秋日同总镇二公饮黄鹤楼三首》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与总镇一起饮酒的愉快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具体的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才华、胸怀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