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毛凋尽锦云斑,落日长鸣大道闲。
老去谁铺金埒卧,战时曾度玉门还。
尘沙风断三千塞,苜蓿秋空十二闲。
愿取敝帷终惠养,敢希枯骨动君颜。
霜毛凋尽锦云斑,落日长鸣大道闲。
老去谁铺金埒卧,战时曾度玉门还。
尘沙风断三千塞,苜蓿秋空十二闲。
愿取敝帷终惠养,敢希枯骨动君颜。
注释:
霜毛凋尽锦云斑:指马的毛发因为霜冻而变得苍白,颜色像锦一样斑斓。
落日长鸣大道闲:太阳落山后,马蹄声在宽阔的道路上回荡。
老去谁铺金埒卧:年老时,谁能像年轻时那样躺在金制的马鞍上。
战时曾度玉门还:曾经经历过战争,渡过了玉门关。
尘沙风断三千塞:风吹过沙漠和沙丘,使道路变得模糊。
苜蓿秋空十二闲:苜蓿花盛开的季节,天空中飘散着悠闲的气息。
愿取敝帷终惠养:希望能得到一匹好马的照顾和养护。
敢希枯骨动君颜:不敢奢望自己的战死能换来君王的怜悯和关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匹老马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和平岁月的向往。
首句“霜毛凋尽锦云斑”,描绘了老马的外貌特征,霜毛已经脱落,皮肤上的花纹像锦绣一样美丽,但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既是对老马外貌的描写,也暗示了老马曾经辉煌的历史。
第二句“落日长鸣大道闲”,描绘了老马在夕阳下奔驰的情景,长鸣的声音在空旷的大路上回荡,显得格外悠扬。这一句既表现了老马的活力,也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老去谁铺金埒卧”,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年老时谁能像年轻时那样躺在金制的马鞍上?这里的“金埒”象征着富贵和荣耀,而“老去”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衰老。
第四句“战时曾度玉门还”,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战争,渡过了玉门关。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第五句“尘沙风断三千塞”,描绘了沙漠和沙丘的景象,风吹过沙漠和沙丘,使道路变得模糊。这句诗既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苜蓿秋空十二闲”,描绘了苜蓿花开的季节,天空中飘散着悠闲的气息。这句诗既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最后两句“愿取敝帷终惠养,敢希枯骨动君颜”,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担忧。他希望能够得到一匹好马的照顾和养护,不敢奢望自己的战死能换来君王的怜悯和关爱。
整首诗通过对老马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和平岁月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在借咏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