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青山处处新,林间幽径迥无尘。
楼台映水皆成画,竹树含烟不让春。
潦倒欲谋千日醉,升平那送百年身。
五侯歌舞欢娱地,野老凭高独怆神。

【注释】:

  1. 自香山往卧佛寺马上作:从香山前往卧佛寺的路上,即景抒情。
  2. 马首:即马首瞻瞩。
  3. 青山处处新:青山到处都是新鲜的景象。
  4. 林间幽径迥无尘:林间的小路幽暗曲折,没有一丝尘埃。
  5. 楼台映水皆成画:楼台倒映在水面上,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6. 竹树含烟不让春:竹子和树木的烟雾,仿佛让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
  7. 潦倒欲谋千日醉:我潦倒的生活,想要借酒来消愁解闷。
  8. 升平那送百年身:在太平盛世中,却无法享受长寿的幸福。
  9. 五侯歌舞欢娱地:五侯之家,歌舞升平,是人们欢乐的地方。
  10. 野老凭高独怆神:一个普通的老人,独自站在高处,深感孤独和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诗歌。诗人以马首为视角,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第一句“马首青山处处新”,诗人以马首为视角,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青山连绵不断,每一座山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美景让人感到欣喜,仿佛每一次抬头都能发现新的景色。
    第二句“林间幽径迥无尘”,诗人转向了林间的道路。这里的小路幽暗曲折,没有一丝尘埃。这种宁静的环境让人感到舒适,仿佛每一次行走都能享受到内心的平静。
    第三句“楼台映水皆成画”,诗人又回到了楼台。这些建筑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种美景让人陶醉,仿佛每一次观赏都能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第四句“竹树含烟不让春”则是对前一句的延续。这里的竹林和树木被雾气笼罩,仿佛它们在与春天争夺时间。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能体验到生命的活力。
    第五句“潦倒欲谋千日醉”表达了诗人的心情。他渴望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希望能够忘却一切烦恼。然而,这种愿望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为生活总是充满压力和困难。
    第六句“升平那送百年身”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无奈。在和平盛世中,人们应该珍惜生命,享受生活的每一天。然而,他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他的身体已经衰老,无法再享受青春的快乐。
    第七句“五侯歌舞欢娱地”则是对前两句的对比。这里的五侯之家,歌舞升平,是人们欢乐的地方。而他自己却只能独自面对孤独和悲伤,这种反差让人感到悲哀。
    最后一句“野老凭高独怆神”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作为一个普通的老人,独自站在高处,深感孤独和悲伤。这种情感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助,但也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整首诗以马首为视角,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