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书声夜漏稀,东归潘岳奉慈闱。
湘南山水虽云美,不及桥阴旧钓矶。

小阁书声夜漏稀,东归潘岳奉慈闱。湘南山水虽云美,不及桥阴旧钓矶。}

顾璘的《寄内并示二儿》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在夜晚静谧的书房环境中,听到滴答的钟声逐渐稀少,感受到一种回归与亲情交织的情感。诗中的“东归潘岳”指的是潘岳,一个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和文学家。顾璘通过将潘岳作为自己的代笔,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对家的思念。诗中还提及湘山的美丽景色,但最终以对桥边旧时钓矶的怀念结束,暗示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比。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和自然美的崇尚。

诗句注释

  1. 小阁书声夜漏稀
  • “小阁”指的是书房或书斋,是诗人创作和思考的地方。
  • “书声”指夜晚读书的声音,体现了诗人沉浸在学问中的场景。
  • “夜漏稀”意味着夜已深,时间的流逝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珍贵。
  1. 东归潘岳奉慈闱
  • “东归”表示诗人即将返回家乡。
  • “潘岳”是东汉时期的文人潘安的字,此处用以象征美好、文雅的品质。
  • “奉慈闱”指的是侍奉母亲,表达对母亲的孝道和尊敬。
  1. 湘南山水虽云美
  • “湘南”可能指的是湖南省南部,那里有美丽的山水。
  • “云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虽然美但不及家中温馨的环境。
  1. 不及桥阴旧钓矶
  • “桥阴”指的是桥下的阴影,给人一种宁静和怀旧的感觉。
  • “旧钓矶”指的是旧时的钓鱼台,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 此句表明诗人更珍视家中的温馨与舒适,胜过外面的自然风光。

赏析

此诗以“东归潘岳”为引,巧妙地运用历史人物潘安来比拟自己,既显示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如“湘山”和“桥阴”,衬托出回家路上的宁静与温暖。诗人通过对比“东归”的外在行动与“奉慈闱”的内在情感,展现了一种内外兼修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家族情感。最后一句“旧钓矶”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家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深刻,充分体现了中华诗词中常见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家的无限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

《寄内并示二儿》不仅展示了顾璘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家庭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