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壑行云递有无,灌潭秋影照人孤。
题诗寄向王摩诘,乞写华山对雨图。
注释:群山中的壑谷中云雾缭绕,仿佛云彩在传递有无。灌潭的秋景倒影映照出人的身影,使人感到孤单寂寞。我向诗人王摩诘寄去我的题诗,请他为我描绘华山对雨的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作者以华山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像王维一样,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洁的人格,不被世俗所污染。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众壑行云递有无,灌潭秋影照人孤。
题诗寄向王摩诘,乞写华山对雨图。
注释:群山中的壑谷中云雾缭绕,仿佛云彩在传递有无。灌潭的秋景倒影映照出人的身影,使人感到孤单寂寞。我向诗人王摩诘寄去我的题诗,请他为我描绘华山对雨的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作者以华山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像王维一样,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洁的人格,不被世俗所污染。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秋至梁王苑,何人赋最多。 【注释】秋天到了梁王的园林,谁的诗赋最多? 【赏析】首两句点明时令、地点和人物,是全篇的总纲。“秋至”表明季节为深秋,“梁王苑”即梁园,这是作者寄情的地方。《文心雕龙·诠赋》说:“贾孟坚《典论》,拟议者乃为《辨骚》,泛论者变为《庄》、《雅》,区以别义,有似《诗》三百篇。”这里用贾谊《吊屈原赋》中的“屈子”一词代替屈原,既表明了时代背景,又暗示了作者的用意。“赋最多”
【注释】 甲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中的第一个,指农历正月初一。 除夕:旧时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南郡:古地名,今属湖南省衡阳市。 迎春律:迎接新春的节令。律,指节气。 罢雪:《汉书·律历志》载,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大雪,至小寒后第五个戊日为大寒,至立春节后第七个戊日为雨水,至惊蛰后第八个戊日为谷雨,到立夏后第九个戊日为小满,至立秋后第十个戊日为处暑,至立冬后第十一个戊日为小雪
《甲戌除夕 其四》是明代诗人顾璘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 “细雨知冬尽,催花故媚春。” 这两句诗描绘了细雨带来的春意,它不仅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更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细雨如同春的使者,无声地唤醒了大地,使得万物复苏。这里的“催花”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花开,更多的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歌颂。顾璘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注释】: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大梁:即河南开封。王左诸贤:王公贵族中的贤者。 不见贾生久,天南空断肠。 贾谊被贬时曾路过此地,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贾谊的追忆与怀念。 天南:指南方。 雅文清庙瑟,儒术仲尼堂。 雅文:高雅的文章。清庙:祭祀用的庙宇。这里指朝廷,指朝廷的政治。仲尼: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心事疏鸿雁,贤罗失凤凰。 心意像鸿雁一样疏离,贤才像凤凰一样失去踪影。 乾坤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诗句解析与译文: - 甲戌除夕 其二:这是诗的题目,"甲戌"可能是指特定的一年或日期,“除夕”指的是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其二"暗示这是一组诗中的第二首。 - 堂吏封州印:描述了一位官员在封州(可能是一个行政区)衙门工作的场景。"堂吏"指的是管理官府文书的小吏,"封州印"则是指官员所掌管的印章
【注释】 奉答乔衡州:指诗人对同僚乔衡州的酬答。 荒城:荒凉的城池,这里指诗人所在地。 使者:指来传递消息的人。 尺牍:古代书信的别称。 惊文古:使文辞古雅、质朴的书信。 绨袍:用粗丝织成的衣服,这里比喻友情深厚。 清泽水:清澈的水,象征纯洁的友情。 祝融峰:南岳衡山的主峰。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神交:精神上相通。 经年:一两年。 阻过从:阻碍往来。 【赏析】
【注释】: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何限:多么,多。 残雪满:残存的雪花布满了。 烈风:猛烈的风。 浪迹:四处漫游,到处游荡。 留岩壑:留在岩洞和山沟里。 幽襟:幽静的胸怀。 薜萝:香草名,也作藂、蘼。 俗尘:世间杂念。 休见染:不要被污染。 问维摩:向维摩诘请教。 【赏析】: 《湘山露胜亭》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五绝诗,此诗描绘了湘山露胜亭周围的自然风光。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风格豪迈
【诗句注释】 初:开始。望之:指李德裕,字望之于唐宪宗时曾任宰相、翰林学士承旨等职。量移:量才授官职,这里指李德裕被贬官至汶上。 逐客:被流放的客人,这里是李德裕自谦的自称。承优诏:接受皇帝的诏书。宁亲得近居:让亲人得以安居。 主恩:皇上的恩德。天地大:恩德如天覆地载,无边无际。臣节:臣子的节操。死生馀:生死之外,指尽忠报国。 鲁邑:即兖州,今属山东。鸡初割:指朝廷下令宰杀一只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元夜 - 释义:元宵节的夜晚。 - 译文:在元宵节的夜晚,月光照满了千家万户。 明月满千门 -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家门户。 -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家门户。 时清乐事繁 - 释义:这个时候,清闲快乐的节日活动特别多。 - 译文:这个时刻,清闲快乐的节日活动特别多。 酒香浮夜市 - 释义
【注释】 (1)甲戌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2)臈(líng 林):山间积雪。 (3)红泉:指红色的温泉。动春:解冻,春天到来。 (4)两年迁客地:两年来,诗人被贬谪在边远地区。 (5)黄鹄长垂翅:黄鹄(hú 胡)是一种大型游禽,这里借指自己。 (6)苍鹰不附人:苍鹰,指猛禽,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7)山林无限好,犹自恋风尘:尽管山林美好,但诗人仍留恋官场。 【赏析】
【注释】紫薇:一种植物,夏秋间开紫色的花。矜持:自持,保持高洁。幽意:高雅的情致。故:因此,所以。点缀:修饰、衬托。 【赏析】此诗描写了紫薇在学宫里的美丽景象,赞美它高雅而不俗的品格。 第一二句写紫薇花的形貌与生长环境。“学宫”即指皇家的太学,古时设在皇宫内或宫外,是帝王讲学的地方。“苔满阴壁”是说墙壁上长满了青苔,显得斑驳古老。“一株紫薇当户”写紫薇花独自开放在窗前,十分显眼
小阁书声夜漏稀,东归潘岳奉慈闱。湘南山水虽云美,不及桥阴旧钓矶。} 顾璘的《寄内并示二儿》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在夜晚静谧的书房环境中,听到滴答的钟声逐渐稀少,感受到一种回归与亲情交织的情感。诗中的“东归潘岳”指的是潘岳,一个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和文学家。顾璘通过将潘岳作为自己的代笔,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对家的思念。诗中还提及湘山的美丽景色
注释: 1. 满堂风雨烛花残:全屋子都在下雨,蜡烛燃烧到快要熄灭。 2. 独客思归坐夜寒:独自在外的客人思念家乡坐在冷清的夜晚。 3. 遥想故园当此夕:远远地想起了故乡在这个时候的景象。 4. 画楼明月影团团:画楼上的明月影子圆圆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之情的诗。首句"满堂风雨烛花残",描绘了一个充满风雨的环境,蜡烛已经燃烧到几乎要熄灭的地步,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寒冷
注释: 两度湘江见尔开,水清沙远转悠哉。 - 两度湘江:指在湘江边见过你两次。 - 水清沙远:湘江的水清澈,沙洲遥远。 - 转悠哉:悠闲自在的样子。 池头旧日西风面,正对东邻作赋才。 - 池头:池塘边的景色。 - 旧日西风面:指的是从前的自己面对西风,即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态度。 - 东邻: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身边的某人。 - 作赋才:写诗、作文的能力。 赏析:
注释: 东野:作者自称。 天印山:位于安徽宣城,因形似印章而得名。 斫方:砍出方形。 秦淮水:即秦淮河,是流经南京的一条河流。 练带长:像白色的绸带一样。 夜坐船头看明月:在船上夜晚欣赏明月。 垂虹斜挂几飞梁:指一座桥梁横跨江面,如同垂钓用的鱼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夜游秦淮河的情景。首句“天印山如天斫方”,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天印山的形状;第二句“秦淮水萦练带长”,则描绘了秦淮河的景色
【注】谢傅:东晋谢安,字安石。 【赏析】诗写一个隐者的生活。首句“东山茅屋”是写自己居所;“野人家”指隐者之宅。次句写隐者之居,有花而不用,自得其乐。三句写隐者之闲适。四句写隐者生活。五、六句写隐者之雅兴。末句以“故侯瓜”点出“入市”,又照应前二句的“野人家”。全诗语言平淡自然,不事雕琢,意境高远,韵味十足。 译文:东山上的简陋茅屋是那隐士的家,春天蔷薇花开,谢安的故园里也绽放着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