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厓切云高,深涧万丈下。
低头听泉声,风雨号静夜。
【译文】
高耸的山崖切云直上,深涧万丈从下流过。
我低头聆听着泉水声声,静夜里风风雨雨不停。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历山中所见所感。首句点出山势之高,“苍厓”二字极言其高峻,为下文铺垫。次句用拟人手法,写山崖之高。第三句写山中之景,以动衬静。四句写诗人置身山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由此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全诗语言平易,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
苍厓切云高,深涧万丈下。
低头听泉声,风雨号静夜。
【译文】
高耸的山崖切云直上,深涧万丈从下流过。
我低头聆听着泉水声声,静夜里风风雨雨不停。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历山中所见所感。首句点出山势之高,“苍厓”二字极言其高峻,为下文铺垫。次句用拟人手法,写山崖之高。第三句写山中之景,以动衬静。四句写诗人置身山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由此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全诗语言平易,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
秋至梁王苑,何人赋最多。 【注释】秋天到了梁王的园林,谁的诗赋最多? 【赏析】首两句点明时令、地点和人物,是全篇的总纲。“秋至”表明季节为深秋,“梁王苑”即梁园,这是作者寄情的地方。《文心雕龙·诠赋》说:“贾孟坚《典论》,拟议者乃为《辨骚》,泛论者变为《庄》、《雅》,区以别义,有似《诗》三百篇。”这里用贾谊《吊屈原赋》中的“屈子”一词代替屈原,既表明了时代背景,又暗示了作者的用意。“赋最多”
【注释】 甲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中的第一个,指农历正月初一。 除夕:旧时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南郡:古地名,今属湖南省衡阳市。 迎春律:迎接新春的节令。律,指节气。 罢雪:《汉书·律历志》载,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大雪,至小寒后第五个戊日为大寒,至立春节后第七个戊日为雨水,至惊蛰后第八个戊日为谷雨,到立夏后第九个戊日为小满,至立秋后第十个戊日为处暑,至立冬后第十一个戊日为小雪
《甲戌除夕 其四》是明代诗人顾璘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 “细雨知冬尽,催花故媚春。” 这两句诗描绘了细雨带来的春意,它不仅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更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细雨如同春的使者,无声地唤醒了大地,使得万物复苏。这里的“催花”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花开,更多的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歌颂。顾璘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注释】: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大梁:即河南开封。王左诸贤:王公贵族中的贤者。 不见贾生久,天南空断肠。 贾谊被贬时曾路过此地,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贾谊的追忆与怀念。 天南:指南方。 雅文清庙瑟,儒术仲尼堂。 雅文:高雅的文章。清庙:祭祀用的庙宇。这里指朝廷,指朝廷的政治。仲尼: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心事疏鸿雁,贤罗失凤凰。 心意像鸿雁一样疏离,贤才像凤凰一样失去踪影。 乾坤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诗句解析与译文: - 甲戌除夕 其二:这是诗的题目,"甲戌"可能是指特定的一年或日期,“除夕”指的是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其二"暗示这是一组诗中的第二首。 - 堂吏封州印:描述了一位官员在封州(可能是一个行政区)衙门工作的场景。"堂吏"指的是管理官府文书的小吏,"封州印"则是指官员所掌管的印章
【注释】 奉答乔衡州:指诗人对同僚乔衡州的酬答。 荒城:荒凉的城池,这里指诗人所在地。 使者:指来传递消息的人。 尺牍:古代书信的别称。 惊文古:使文辞古雅、质朴的书信。 绨袍:用粗丝织成的衣服,这里比喻友情深厚。 清泽水:清澈的水,象征纯洁的友情。 祝融峰:南岳衡山的主峰。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神交:精神上相通。 经年:一两年。 阻过从:阻碍往来。 【赏析】
【注释】: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何限:多么,多。 残雪满:残存的雪花布满了。 烈风:猛烈的风。 浪迹:四处漫游,到处游荡。 留岩壑:留在岩洞和山沟里。 幽襟:幽静的胸怀。 薜萝:香草名,也作藂、蘼。 俗尘:世间杂念。 休见染:不要被污染。 问维摩:向维摩诘请教。 【赏析】: 《湘山露胜亭》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五绝诗,此诗描绘了湘山露胜亭周围的自然风光。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风格豪迈
【诗句注释】 初:开始。望之:指李德裕,字望之于唐宪宗时曾任宰相、翰林学士承旨等职。量移:量才授官职,这里指李德裕被贬官至汶上。 逐客:被流放的客人,这里是李德裕自谦的自称。承优诏:接受皇帝的诏书。宁亲得近居:让亲人得以安居。 主恩:皇上的恩德。天地大:恩德如天覆地载,无边无际。臣节:臣子的节操。死生馀:生死之外,指尽忠报国。 鲁邑:即兖州,今属山东。鸡初割:指朝廷下令宰杀一只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元夜 - 释义:元宵节的夜晚。 - 译文:在元宵节的夜晚,月光照满了千家万户。 明月满千门 -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家门户。 -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千家门户。 时清乐事繁 - 释义:这个时候,清闲快乐的节日活动特别多。 - 译文:这个时刻,清闲快乐的节日活动特别多。 酒香浮夜市 - 释义
【注释】 (1)甲戌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2)臈(líng 林):山间积雪。 (3)红泉:指红色的温泉。动春:解冻,春天到来。 (4)两年迁客地:两年来,诗人被贬谪在边远地区。 (5)黄鹄长垂翅:黄鹄(hú 胡)是一种大型游禽,这里借指自己。 (6)苍鹰不附人:苍鹰,指猛禽,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7)山林无限好,犹自恋风尘:尽管山林美好,但诗人仍留恋官场。 【赏析】
【注释】 1.山行:在山上行走。 2.千林:指无数的树林。 3.寒叶:指秋天的树叶。 4.艳阳时:指阳光明媚的时候。 5.花丛:指花盛开的地方。 6.狂蝶:指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7.披拂:轻轻地吹拂。 8.恍如:仿佛,好像。 9.闹:喧闹,这里指蝴蝶飞舞的声音很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林景色的诗。诗人用“山风一披拂”,“千林舞寒叶”,描绘出了深秋山景中的一片萧瑟景象;接着又以“恍如艳阳时”
诗句:开山种云子,汲涧探乳泉。 译文:他们开山种植云母,汲取山涧之水以供饮用。 注释:“开山”意为在山上开辟新的土地或建筑,“种云子”可能是指种植一些药材之类的植物。“汲涧探乳泉”则描述了他们深入山涧寻找清泉的行为,其中“汲涧”意味着从山涧中汲取泉水,“探乳泉”则形容他们仔细地寻找清澈的泉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行者对自然景观的探索和欣赏
【释义】: 山路上架有飞桥,山腰束着小路。 悬崖上住着茅屋,都是运送军粮的人家。 【译文】: 山路上架有飞桥,山腰束着小路。 悬崖上住着茅屋,都是运送军粮的人家。 【赏析】: 此诗写行军途中所见景色,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战争生活图卷。首句“涧口架飞梁”,描写山间道路,是说山路险峻曲折,架设了飞桥,便于行军作战。次句“山腰束微路”,是说在高山上盘绕着一条小路。第三句“悬厓有茅屋”
. 注释: - 山行绝句十三首:这是一首描绘山间景色的诗。 - 径踏云边石:诗人在山间行走,脚下踩着云雾缭绕的石头。 - 衣飘树杪风:诗人的衣服随风飘动,仿佛在树枝上摇曳。 - 绣鞍行一马:诗人骑着装饰精美的马儿行走。 - 玉管引双童:诗人用玉制的笛子吹奏乐曲,引来了两个童子。 2. 译文: 在山间行走时,我踏过云端般的石头,衣服随风飘扬。 我骑马走过,身后留下一路尘土。 我用玉制笛子吹奏乐曲
【赏析】 这首诗写山行所见,描绘了山中涧流的幽深、瀑布飞泻的奇观。 首句“胡然掠云起”,是形容山高峻,直冲云霄。 次句“忽尔落涧行”,则表现山势之险恶,陡立峭削,使人望而生畏。 三句“幽丛不见底”,是说涧中幽暗深邃,看不到底。 末句“潏潏闻水声”则是说涧水奔流,发出隆隆的水声。 全诗以山行见闻为线索,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山涧的险峻和清幽。 前两句是正面描写山的高峻,后两联则从侧面写来
山行绝句十三首 涧道苍杉林,云寒白日阴。 石壁相映起,肃穆愁人心。 注释: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时,我看到了一片苍翠的杉树林,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太阳被遮住了,天气很冷,这让我感到非常忧愁。石壁上的岩石相互映衬,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让我心里更加愁闷。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行景象的绝句。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愁绪。首先,他描述了山道上的苍杉林,以及天空中的白云和阳光被遮挡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