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绣非关暝,含愁讵为春。
只恐燕台下,花月解留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能力,诗歌的评价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诗歌的思想情感;2.意象的选取;3.遣词造句的特点;4.艺术手法的运用。注意要点: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描写手法(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白描,用典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5.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诗以美人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在封建礼教束缚下无法实现的爱情的痛苦,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

译文:

绣花女停下刺绣不是因为天色已晚,而是心中充满了愁苦不是春天才让人忧愁。

只恐怕燕飞到台下,那美丽的月光却能够留住我的身影。

赏析:

首联“罢绣非关暝,含愁讵为春”,意思是说,女子停止绣花,并非因天已黄昏,而是因为心中满是愁苦,不是春天才使人忧愁。“罢绣”即“停绣”,这里指停止绣花。女子之所以停止绣花,并不是因为天已黄昏,而是因为她心中有愁苦。“讵为春”意为“又为什么是春天呢?“讵”是“岂”,“何”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女子停止绣花并不是因为天已黄昏。而是因为在她心中已经满是愁苦了,所以又何必去为春天而烦恼呢?

颔联“只恐燕台下,花月解留人”,意思是说,只恐怕燕子飞到台榭之下,那美好的月色就会留下我的身影。“只恐”是“只怕”,“怎敢”的意思。这里指“燕”指代的是“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是恐怕燕子飞到台榭之下,那美好的月色就会留下我的身影。“燕台”指台榭。“花月”指美好的月光。“解”是“会意”“理解”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怕燕子飞到台榭之下,那美好的月光就会留下我的身影。

全诗前半部分写美人停止绣花的原因,是因为心中充满愁苦,而不是为了什么春天,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后半部分写美人担心燕子会飞到台榭之下,把美丽的月光留在自己身畔,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