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人文备,名家义塾修。
先公垂典则,奕世衍弓裘。
礼自儒门有,规仍古道求。
移风期至鲁,设教慕从周。
造物开灵秘,揆方协远猷。
山川划增胜,堂构焕相缪。
子姓青衿集,诗书素业流。
光仪歌振鹭,异种跃骅骝。
瑚琏须追琢,丹青岂赘疣。
有才终大用,唯哲善贻谋。
礼乐关王化,贫穷匪士忧。
颇闻弦诵习,今已遍东瓯。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高司寇义塾”: 高司寇义塾,可能指的是高士在义塾(一种古代教育机构)里教授的学堂。这里的”高士”可能是指有高尚品德和学识的人。

  2. “圣代人文备”: 圣代指的是理想的时代或时期,人文指的是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这句话意味着在这个理想的时代里,人文学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重视。

  3. “名家义塾修”: 名家指的是有名望或有成就的人。在这里,名家可能是指那些在教育或学术上有深厚造诣的人,他们在义塾里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

  4. “先公垂典则,奕世衍弓裘”: 先公可能指的是祖先或家族中的长者。垂典则是留下典范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家族中长者对后代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教导和风范被世代传承下去。

  5. “礼自儒门有,规仍古道求”: 礼指礼仪,儒门指的是儒家学派或儒家文化。这句话强调了儒家文化在礼仪规范方面的重要性,并表示遵循这些传统和规范是为了达到更高的道德标准。

  6. “移风期至鲁,设教慕从周”: 移风指改变风气或习俗,期至鲁是希望将这种好的风尚推广到整个地区或国家。设教慕从周则表达了对古代贤明统治者的教育方法的崇拜。

  7. “造物开灵秘,揆方协远猷”: 造物指大自然或宇宙万物,这里可能指创造生命的神灵。灵秘指的是神奇的奥秘或者秘密的知识。这句话表达了对神秘知识的追求和探索。

  8. “山川划增胜,堂构焕相缪”: 山川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自然景观或地理特征。划增胜可能是指通过观察山川增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认知。堂构焕相缪则形容建筑物壮丽美观,互相映衬。

  9. “子姓青衿集,诗书素业流”: 子姓指同宗的姓氏,青衿是指穿着青色衣服的学生。这句话可能指的是来自同一家族或宗族的年轻学者们聚集在一起学习。诗书素业流则表达了他们致力于文学和学问的传统。

  10. “光仪歌振鹭,异种跃骅骝”: 光仪可能指的是美好的仪表或风采。振鹭和跃骅骝分别指鸣叫和奔跑的动作。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场景,可能是在一个庆典或集会上。

  11. “瑚琏须追琢,丹青岂赘疣”: 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谷物的器具,也用作比喻贵重的礼品或人才。追琢则表示精心雕琢。丹青指的是绘画或书法。这句话强调了珍视和培养有才能的人才的重要性,即使他们不是完美的,也要给予适当的培养和关注。

  12. “有才终大用,唯哲善贻谋”: 有才指有才华和能力的人。终大用则表达了这些人最终会发挥出重要作用。唯哲善贻谋则强调了智慧和策略在成功中的重要性。这句话鼓励人们珍惜自己的才华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13. “礼乐关王化,贫穷匪士忧”: 礼乐指的是礼仪和音乐,王化则是指王者的教化作用。这句话强调了礼乐在塑造社会风貌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过分担心贫困问题,因为真正的智慧和才能不会被贫穷所困扰。

综合赏析: 此诗通过赞美高士在义塾的教学和影响,强调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欣赏,以及对有才能之士的培养和尊重。整首诗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