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久不至,偃蹇废田作。
新桃堪系马,旧树已巢鹊。
儿童诧相问,黄犬吠颇恶。
自缘容鬓改,敢怪尔辈错。
吾生知有涯,尘鞅苦自缚。
每云遗冠裳,乃复恋城郭。
疮疡非我灾,相邀就林壑。
心源倏以静,口味日应薄。
循畦摘嘉蔬,披草采灵药。
患去四体轻,尘远六根脱。
溪流日洗耳,保此长寂寞。

苦疡出息东郊田舍二首一

东庄久不至,偃蹇废田作。新桃堪系马,旧树已巢鹊。儿童诧相问,黄犬吠颇恶。自缘容鬓改,敢怪尔辈错。吾生知有涯,尘鞅苦自缚。每云遗冠裳,乃复恋城郭。

译文:

东边的小庄园很久没有去了,我懒散地躺在田里不再耕作。新长出的桃花可以用来喂马,旧树的枝条已经能够栖息喜鹊。孩子们惊讶地相互询问,黄狗也吠得很凶。这都是因为容颜衰老的缘故,不敢再怪罪于他们。我的一生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被世俗所缠绕而不得自由。我总是说放弃世俗的礼制和衣冠,却总是又留恋着城市的繁华。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田园诗。前四句写自己久未到小庄园,懒散地躺在田里不再耕作;新长出的桃花可以用来喂马,旧树的枝条已经能够栖息喜鹊。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安逸。后四句写孩子们惊讶地相互询问,黄狗也吠得很凶。这些都是因为容颜衰老的缘故,不敢再怪罪于他们。

这首诗是写隐士生活。“东庄久不至”表明隐逸的生活,“偃蹇废田作”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新桃堪系马,旧树已巢鹊”,以桃花、喜鹊为景,形象生动,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享受。“儿童诧相问,黄犬吠颇恶”,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气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自缘容鬓改,敢怪尔辈错”这两句是诗人对自身变化的感慨。他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年华老去,不禁有些感慨。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或者自责,而是坦然接受这种变化。“吾生知有涯,尘鞅苦自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难料的认识。他感叹自己的一生有限,但被世俗所束缚。

“每云遗冠裳,乃复恋城郭”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曾经想要抛弃世俗的礼制和衣冠,追求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然而当他再次回到城市时,却发现一切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更加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

“疮疡非我灾,相邀就林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己的不幸并不是灾难,而是因为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希望与朋友们一起走进山林,寻找那份宁静与和谐。

“心源倏以静,口味日应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感悟。他认为只有当心境变得平静时,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他也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应该学会放下过去,珍惜当下的生活。

“循畦摘嘉蔬,披草采灵药”这两句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场景。在田间劳作之余,诗人还可以采摘新鲜的蔬菜和采集一些灵草来制作药材。这样既丰富了生活又锻炼了身体。“患去四体轻,尘远六根脱”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身体健康的祝愿。他认为随着身体的恢复和心灵的安宁,整个人都会变得更加轻盈和健康。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场景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个追求内心安宁与超然脱俗的理想世界。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有限和世俗束缚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