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桥老人田野客,一生爱酒肠腹窄。
春来忽到罗含家,银瓮盈盈摇琥珀。
倾壶便饮不须劝,连举兕觥过累百。
据案狂歌惊四邻,但笑诸公太拘迫。
玉山欹仄夜方归,不寐坐倚平泉石。
天明始觉中圣人,眼光错莫乱朱碧。
地如车轮忽旋转,欲立还惊足盘躄。
黄公临垆复召我,安得奋飞生羽翮。
乃思旨酒古有戒,人生乐极终何益。

春夜饮女文宅大醉翌日病眩负黄怀季之约诗以识过

【注释】

东桥老人:指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田野客:指隐居田园的隐者。一生爱酒:一生都喜爱喝酒。肠腹窄:形容饮酒量少,肚子小。

银瓮摇琥珀(huò):用银瓮摇晃着琥珀色美酒。倾壶便饮不须劝:把酒壶倾倒后,自己就畅饮起来。连举兕觥(zīgōng)过累百:一连喝了好几杯象犀牛角一样的酒杯里的酒。兕是犀牛的通称。案(zhèn)狂歌:在桌子上边唱歌边喝酒。惊四邻:使周围的邻居听到了声音。但笑诸公太拘迫:只是嘲笑那些拘泥于礼法的人。玉山欹(yí)仄:喻指醉酒后的神态。欹,倾斜;仄,低矮;玉山,比喻人的头,因为人有头为山;天明始觉中圣人:直到天亮才意识到自己喝醉了。

眼光错莫乱朱碧:眼睛看东西模糊,颜色混乱。地如车轮忽旋转:好像车轮一样在地上旋转,形容身体不稳摔倒了几次。欲立还惊足盘躄(bì):想站起来又害怕跌倒而不敢站起来,脚被绊住了似的。

黄公临垆(lú)复召我,安得奋飞生羽翮(hé):黄公(陶渊明自称)亲自来酒店请我喝酒,怎么能像鸟儿那样奋翅高飞呢?黄公,这里泛指东晋时期著名诗人谢安,陶渊明曾为其幕僚。垆,酒店。安得,如何。

乃思旨酒古有戒,人生乐极终何益:想到古人饮酒有节制,认为人生的乐趣到极点是没有益处的。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归隐后所作。他一生酷爱饮酒,却常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懊恼不已,因而写下了这首《拟古九首》中的一首《东晋·陶潜(渊明)《咏荆轲》。

首联“东桥老人田野客,一生爱酒肠腹窄。”写诗人东晋时陶渊明的身世和个性,他早年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后来虽官至彭泽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但他对官场生活很厌倦,于是辞官归乡,过着田园生活。他嗜酒如命,经常一醉方休,有时甚至醉到忘记回家的地步。

颔联“春来忽到罗含家,银瓮盈盈摇琥珀。”写他来到罗含家喝酒的情景。罗含是晋代的著名隐士,他的居所十分清幽。这两句诗通过罗含家的环境和气氛烘托了诗人饮酒时的豪迈气概。

颈联“倾壶便饮不须劝,连举兕觥过累百。”写他与罗含畅饮的情景。兕觥,古代的一种酒杯,用犀牛角制成,非常珍贵且容量大。他一口气喝了好几十杯,连喝带唱,旁若无人。

接着五言律诗进入第三联:“据案狂歌惊四邻,但笑诸公太拘迫。”写他狂放不羁地喝酒并大声唱歌,使周围人都听得目瞪口呆。这一联诗表达了他对于拘束礼法、不知享乐的人生态度的不满和反抗。

第四联“玉山欹仄夜方归,不寐坐倚平泉石。”写他醉酒后回到自己简陋的居所,一边喝酒一边欣赏山水,直至深夜。这一联诗描绘了他醉后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五言律诗进入尾联:“天明始觉中圣人,眼光错莫乱朱碧。”写他酒醒后发现已经喝得烂醉如泥,不禁感叹自己以前只知道喝酒而不顾及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

这首诗是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礼教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他的旷达情怀和率真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