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文章伯,后代罕俦匹。
李杜虽云雄,气格差甲乙。
奈何赋长篇,退让如自失。
想像巨刃扬,魂魄生战慄。
乃知作者苦,穷探极幽密。
譬对百战场,动静慎师律。
守正兼设奇,变化贵神出。
左车井陉谋,淮阴几见绌。
多畏乃胜人,名家有深术。
幽怀二首
昌黎文章伯,后代罕俦匹。
李杜虽云雄,气格差甲乙。
奈何赋长篇,退让如自失。
想像巨刃扬,魂魄生战慄。
乃知作者苦,穷探极幽密。
譬对百战场,动静慎师律。
守正兼设奇,变化贵神出。
左车井陉谋,淮阴几见绌。
多畏乃胜人,名家有深术。
注释:
- 昌黎:指唐代诗人韩愈,因曾任国子监祭酒而被称为“文章伯”。
- 后代:后来的文人。
- 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两位著名的唐代诗人。
- 虽云:虽然。
- 气格:诗歌的风格。
- 差甲乙:相比其他诗人稍逊一筹。
- 赋长篇:写长篇的诗。
- 退让如自失:在创作中显得有些犹豫不前。
- 想像巨刃扬:想象中的刀刃挥舞。
- 魂魄生战慄:感到恐惧,魂飞魄散。
- 作者苦: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辛苦。
- 穷探极幽密:深入探究诗歌的深奥含义。
- 譬对:比喻、比拟。
- 百战场:许多战争场面。
- 动静:行动和静止。
- 师律:兵法或规则纪律。
- 守正:坚守正直的原则。
- 设奇:使用策略或技巧。
- 变化:变化无穷。
- 右车井陉谋:在战争中采取井陉的策略。
- 淮阴:指韩信,历史上有名的谋略家。
- 名家:名家,指擅长写作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赞扬韩愈文学创作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李白、杜甫等人的雄浑气势,突出了韩愈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韩愈作为“文章伯”,其作品被后人称颂为“后代罕俦匹”,表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凡,无人能与之匹敌。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既有雄浑大气的气势,又有细腻入微的内涵。
在创作过程中,韩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一种犹豫和不安,仿佛是在战场上犹豫不决的士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真实而有血有肉。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正是他作品深度和内涵的源泉。他不仅注重外在的雄浑气势,更注重内在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探索。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历史、哲学等多重问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底和独到见解。
韩愈的作品也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手法。他善于运用比喻和比拟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兵法和策略来构思和布局他的文学作品,使得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韩愈的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了他的作品内容,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这首诗通过对韩愈的文学才华和创作过程的赞美,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对韩愈个人成就的赞誉,也是对他整个文学生涯的肯定和尊重。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韩愈及其文学作品的独特视角,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