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山山下湖水浮,仙人高居湖上头。
岁取灌田供薄饭,时来濯足弄扁舟。
尘埃濯尽玉体清,手攀琼树踏云行。
子孙学文兼学稼,咫尺不入夫差城。
我心爱之恨莫从,茑萝空思附长松。
遥持海上千年酒,寄向湖东七十峰。

尹山山下湖水浮,仙人高居湖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首先,诗人以“尹山山下湖水浮”开篇,通过“尹山”二字的运用,既展现了尹山的地理特征,又暗示了仙山隐逸之意。接着,“仙人高居湖上头”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仙人隐居于湖畔,与世隔绝。

岁取灌田供薄饭,时来濯足弄扁舟。

这里的“岁取灌田供薄饭”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简朴、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而“时来濯足弄扁舟”则描绘了仙人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他们可以随意游玩,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仙人的生活状态,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铺垫了基础。

尘埃濯尽玉体清,手攀琼树踏云行。

这句诗中的“尘埃”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仙人身上的洁净无暇,仿佛被仙气洗涤过一般。而“玉体清”则进一步强调了仙人纯净无暇的外貌。接下来的“手攀琼树踏云行”,则将仙人的飘逸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云端自由翱翔。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的外在美,也传达了他们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子孙学文兼学稼,咫尺不入夫差城。

这句诗中的“子孙学文兼学稼”反映了仙人对后代的期望与关怀。他们希望子女能够继承自己的学问和技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同时,“咫尺不入夫差城”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使身处繁华世界,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仙人对后代的期许,也彰显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我心爱之恨莫从,茑萝空思附长松。

这里的“我心爱之恨莫从”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佩之情与无法企及的遗憾。他们虽然备受世人敬仰,但诗人却无法与之并肩同行。而“茑萝空思附长松”则运用了“茑萝”与“长松”的意象,寓意自己如同依附长松的茑萝,只能远远仰望,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之情,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绪。

遥持海上千年酒,寄向湖东七十峰。

这句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游子,遥望着远方的海疆,手中拿着一杯酒,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与祝福。而“寄向湖东七十峰”则巧妙地利用了数字“七十”与“九十八”的谐音,寓意着希望家乡的美景能够永驻仙境之中。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展现了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仙人生活与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仙人隐居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们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之情以及无法与之共赏世间美好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