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洞庭天下险,寇盗不与潢池同。
干城颇设诸将在,格斗正赖三军雄。
秋高日晴水如掌,传令千艘出湖上。
画鹢分张羽士林,青龙独拥中军帐。
旌旗照水云锦明,鱼龙下伏不敢惊。
三步五步一齐止,左哨右哨连行营。
健儿使船如使马,变化风霆殊整暇。
须臾一舸远飞回,戏缚生俘献麾下。
船头将军红绣袍,横弩坐射波间鳌。
两行金鼓震水府,万夫大喝江云高。
吴王馀皇诚可嗟,黄盖艨艟未足夸。
若将远较昆明水,定数威雄胜汉家。
【注释】
观洞庭张水军:观看洞庭湖上的水战。
楚南洞庭天下险,寇盗不与潢池同:洞庭湖地处南方,地势险要,是盗贼不能与之相比的地方;“寇盗”指敌人,“潢池”指陈国、宋国等小诸侯国的宫廷或城郭。
干城颇设诸将在,格斗正赖三军雄:设有许多将领,在干城(古代的城堡)上进行战斗,正是依靠三军(指军队)的强大威势。
秋高日晴水如掌,传令千艘出湖上: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湖水平静得像手掌一样,命令千艘船只从湖面上驶出。
画鹢分张羽士林,青龙独拥中军帐:用画着鹢鸟纹饰的船分列两旁,像羽毛装饰的士兵林立一般;只有青龙旗独自撑起中军的旗帜。
旌旗照水云锦明,鱼龙下伏不敢惊:战旗在水中飘扬,就像锦绣一样明亮;鱼儿和龙都潜藏起来,不敢惊动它们。
三步五步一齐止,左哨右哨连行营:三声号令一齐停止,左右两边都排成队列前进,像是军队在行军。
健儿使船如使马,变化风霆殊整暇:战士们驾驭着船只,就像是骑马一样灵活,变化多端如同雷霆万钧,非常从容不迫。
须臾一舸远飞回,戏缚生俘献麾下:片刻之间,一艘船快速地行驶回来,把俘虏绑在船上献给主帅。
船头将军红绣袍,横弩坐射波间鳌:船上的将军穿着红绣袍,坐着用弩箭射击波涛中的大龟。
两行金鼓震水府,万夫大喝江云高:两岸的金鼓声震动了水府,成千上万的人齐声呐喊,江面之上云层高涌。
吴王馀皇诚可嗟,黄盖艨艟未足夸:吴王余孽真是可悲啊!黄盖使用的战船虽然强大,但还不足为奇。
若将远较昆明水,定数威雄胜汉家:如果拿这次水战来比较昆明湖的水战,那么我军一定能战胜汉朝的水师。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洞庭湖上观水军之战。前四句写洞庭湖地势险要,敌人难以与之相敌,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赞扬了将士们的英勇善战。后四句写水军之战的壮观场面。“秋高日晴”,水天辽阔如镜,水面平静得像手掌一样。“画鹢分张羽士林”,战旗迎风招展如锦如缎,犹如羽毛装饰的士兵林立。“旌旗照水云锦明”,“鱼龙下伏不敢惊”,水兵们驾着战船,犹如风云雷电般威猛。“三步五步一齐止”,士兵们整齐划一地行进。“健儿使船如使马”,士兵们熟练地驾驭战船,像骑骏马一般。“须臾一舸远飞回”、“戏缚生俘献麾下”,水军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了敌军的战船。“船头将军红绣袍”,将军们穿着红袍,指挥若定。“两行金鼓震水府”,两岸的鼓声隆隆,震撼整个湖面。“万夫大喝江云高”,士兵们齐声呐喊,声传万里。最后两句,诗人以自豪的心情写道:“吴王馀皇诚可嗟,黄盖艨艟未足夸。”吴王败亡已成过去,而这次水军之战的胜利,更让诗人感到自豪。“若将远较昆明水,定数威雄胜汉家”,如果拿这次水战来与昆明湖的水战相比,那我军一定能胜过汉朝的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