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一片石,绿藓生秋痕。
时招葛巾客,对坐倾匏尊。
俯爱涧下水,仰观枝上猿。
谁能策羸马,日夕依朱门。
【注释】
①东林:指山名。②葛巾客:指隐士。③匏尊:用匏木制成的酒器。
【赏析】
《送孙思和》是一首五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五字。首联写景,以“一片石”点出地点,以“绿藓生秋痕”点明时间,描写了东林的幽静景色。颔联写人,描绘了隐居者的风神雅致。颈联写物,描绘了山林中的动物。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者的惋惜之情。此诗在章法上采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末联为合。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写东林的幽静景色,后四句写人。从内容上看,这四句都是写隐居者的生活和活动;但从形式上看,这四句却是各自独立的,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首诗的首联“东林一片石,绿藓生秋痕”,先写了东林之景,然后点明了时间,接着就写到了东林之中的一物。这种写法在唐诗中也不乏见例。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这首诗的颔联“时招葛巾客,对坐倾匏尊”,先写了隐居者的活动,然后才写到他们与谁在一起。
这首诗的颈联“俯爱涧下水,仰观枝上猿”,写东林之中的景物,然后才写到隐居者的动作。
这首诗的末联“谁能策羸马,日夕依朱门”,写的也是隐居者的生活和活动,然后才写到诗人自己。
这首诗的首联写东林之景,颔联写隐居者的活动,颈联写东林之中的景物,末联写诗人自己的活动。从结构上看,这四句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具体到每一联,又都是相对独立,各有侧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