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聚湖水浑,舟散湖水清。
潜鳞畏夜泠,浴羽骄冬晴。
潮回沙篆合,风过波文生。
片帆挂暝色,乘月中流行。
弱橹泛浪怯,长篙触石惊。
艰难渡前浦,寂寞泊孤城。
冒险谅知悔,所志功与名。
何如泽畔渔,扁舟寄身轻。
揄竿踞溪石,长歌对沧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湖上
舟聚湖水浑,舟散湖水清。
潜鳞畏夜泠,浴羽骄冬晴。
潮回沙篆合,风过波文生。
片帆挂暝色,乘月中流行。
弱橹泛浪怯,长篙触石惊。
艰难渡前浦,寂寞泊孤城。
冒险谅知悔,所志功与名。
何如泽畔渔,扁舟寄身轻。
揄竿踞溪石,长歌对沧溟。
译文:
湖上
船只聚集时湖水浑浊,船只分散后湖水变得清澈。
鱼儿害怕夜晚的凉爽,鸟儿在冬天的阳光下自由自在。
潮水退回沙滩上的痕迹,风过水面留下波纹。
小船挂着黄昏的颜色,顺着月光前进。
小船摇动着桨板,波浪让它感到恐惧;
长长的船篙撞上了岩石,发出声响。
艰难地渡过前面的河流,孤零零地停泊在一座孤城边。
冒险一定知道后悔,所追求的是功名和名声。
不如像湖边的渔民,用小船寄身于水中轻松自在。
用竹竿靠在小溪石头上,对着茫茫的大海大声歌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上景象。诗人通过对比船只聚集和分散时湖水的变化,以及鱼鸟对不同天气的反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弱橹泛浪怯”和“长篙触石惊”等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湖边渔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