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金闺彦,英气横四海。
钟悬抱洪音,剑动发殊采。
文林千秋契,宦辙一朝改。
风江波鳞鳞,行舟何处在。
【注释】
杂言:诗歌的一种体裁。延平,地名,今属福建。朱使君:指朱文公(朱熹)。金闺彦:指有才华的士人。“金闺”是古代皇宫内廷的宫门,这里借指朝廷。英气:英俊的气概。横四海:意指声名远扬,遍及天下。钟悬:悬挂在寺庙或官署内的大钟。洪音:洪亮的声音。异采:不同的色彩。文林:指文坛和文人。千秋契:千年之约。宦辙:仕途之路。一朝改:一天之间改变了。风江:泛指江河。鳞鳞:波涛的样子。舟行:乘船。何处:何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以朱文公自比,抒发了对朱文公的赞美之情。
首联写朱文公为官后声名显赫、才气出众。“使君金闺彦”,意思是说朱文公是金门学士之后,有出类拔萃的才能。“英气横四海”,意思是他英明的气概足以让天下人都为之折服。
颔联写朱文公在朝廷上的风采。“钟悬抱洪音,剑动发殊彩”,意思是说朱文公手持宝剑,发出不同凡响的声音,令人瞩目。“文林千秋契,宦辙一朝改”,意味着朱文公与文坛有着千载难逢的缘分,他的仕途之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颈联写朱文公在官场上的变迁。“风江波鳞鳞,行舟何处在”,意思是说朱文公如同江中的波涛,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汹涌澎湃。他的行踪不定,就像一艘没有固定港口的船只。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朱文公仕途变化的关注和担忧。
尾联写诗人对朱文公的祝愿。“行舟何处在”,意思是说朱文公的仕途之路究竟将通向何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朱文公未来的期许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