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雷电走,苍茫神怪悲。
十日说不辍,齿颊生凉飔。
四座烦郁散,听者俱忘疲。
灵秘自此泄,海若安能私。
还拜大司马,请陈贱子诗。
定知㠝岏势,纵横列阶墀。
迢递金银阙,梦寐如见之。
谢客休挂席,孙公应解颐。
何必举五岳,高下论等差。
至乐有同好,难与俗子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以下是逐句释义:
颠倒雷电走,苍茫神怪悲。
十日说不辍,齿颊生凉飔。
四座烦郁散,听者俱忘疲。
灵秘自此泄,海若安能私。
还拜大司马,请陈贱子诗。
定知㠝岏势,纵横列阶墀。
迢递金银阙,梦寐如见之。
谢客休挂席,孙公应解颐。
何必举五岳,高下论等差。
至乐有同好,难与俗子知。
注释:
- 颠倒雷电走:形容景色壮丽,仿佛雷声和电光在移动。
- 苍茫神怪悲:形容景色的神奇和悲壮。
- 十日说不辍,齿颊生凉飔:形容观赏景色时间之长,让人感觉寒冷。
- 四座:四周的人们。烦郁散:烦恼消散。
- 听者:听众。俱忘疲:都忘记了疲惫。
- 灵秘:神秘的、不可思议的地方。自此泄:从这开始透露出来。
- 海若:指大海之神。安能私:怎能独自占有?
- 还拜:向某人致敬后返回。大司马:指某位大官或将军。
- 贱子:自称。
- 㠝岏势:雄伟的样子。纵横列阶墀:形容建筑物宏伟壮观。
- 迢递:遥远。金银阙:指皇宫中的宫殿,用金和银装饰的宫殿。
- 梦寐:指梦境和睡眠。如见之:好像看到了一样。
- 谢客:辞去客人,表示不再邀请。休挂席:不要离开。
- 孙公:指孙山。应解颐:应该感到高兴和愉悦。
- 不必:不必。举:列举。高下:高低。
- 至乐:最大的快乐。有同好:有同样的爱好。难与俗子知:难以和普通人分享这种快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雁荡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以“颠倒雷电走,苍茫神怪悲”开篇,描绘了雁荡山的气势磅礴,如同雷电般震撼人心。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雁荡山的美丽景象,包括“十日说不辍,齿颊生凉飔”和“四座烦郁散,听者俱忘疲”。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雁荡山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无限欣赏和留恋。
诗人进一步将雁荡山比作“灵秘自此泄,海若安能私”。这里的“灵秘”指的是雁荡山的神秘和美丽,而“海若”则是指大海之神。诗人认为雁荡山的美是难以被独占的,因此他用“海若安能私”来形容雁荡山的美是无法被某个人或地方独占的。这种比喻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雁荡山美景的独特见解。
诗人以“还拜大司马,请陈贱子诗”结束全诗,表明他要将自己的诗歌献给大司马乔公。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大司马的尊敬和敬仰,也显示了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雁荡山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