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酒兰舟湖水傍,西湖六月似探汤。众宾赤汗洒成雨,羡君道服南薰凉。
高歌返棹日将暮,青山倒映浮云黄。荷花绝胜美人面,劝客留连各尽觞。
白壁青蝇岂堪数,富贵何如道傍土。君不见二疏脱略东门归,赫奕高名照千古。

注释

潘方伯:指潘良贵。卫水:卫河,今称卫运河,流经河南、山西、山东入渤海。

桂酒兰舟:用桂酒和兰花装饰的船只。湖水傍:湖边。探汤:形容天气酷热。

赤汗:大汗。

羡君道服南薰凉:羡慕你身着道袍,沐浴着南方的清风,感到十分凉爽。

高歌返棹:高唱着歌曲,挥动船桨返回。返棹:回船。

黄:黄色。

荷花绝胜美人面:荷花的美丽胜过了美女的面孔。

白壁青蝇:比喻有才德的人不被重用或遭受诽谤。

富贵何如道傍土:富贵不如路边的泥土。比喻贫贱。

二疏:指西汉时的疏广、疏受兄弟。他们辞官归隐后,过着隐居生活,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东门:指东门客舍。东汉时,张俭与同乡许章到洛阳做官,住在东门客店里。后来他们被官府追缉逃至田野中,于是张俭就穿着平民服装,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到东山隐居起来。

赫奕:光彩显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好友离开京城回到家乡的赠别诗。全诗写离别之情,但写得并不凄苦哀伤,而是乐观开朗。诗的前半部分写友人离去时的盛况,后半部则写送别时的情意。

首联“桂酒兰舟湖水傍,西湖六月似探汤”写友人离去时的盛况。桂酒兰舟,用桂酒和兰花装饰的船只,写出了友人离开京师时,那种热闹非凡的景象;湖水傍,指西湖边,点出了友人离去的地方是在西湖边上。“众宾赤汗洒成雨”,描写了当时人们热烈欢送的情景,大家热情地挥动手臂,大汗淋漓,场面非常热闹。颔联“众宾赤汗洒成雨,羡君道服南薰凉”,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离去时的盛况。“众宾”,“众宾”,指众多的客人,这里指的是朋友。众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满头大汗,仿佛下雨一样。“羡君道服南薰凉”,意思是羡慕你身披道袍,可以享受到南方的清凉。颈联“高歌返棹日将暮,青山倒映浮云黄”,写友人离去时的情意。“高歌”,即高声歌唱,表示对友人离去的留恋之情。“返棹”,即返回船只,指友人乘船离去。太阳即将落山,而友人已经离开了,此时的心情是非常的不舍。尾联“荷花绝胜美人面,劝客留连各尽觞。”写告别时的惜别之情。荷花在夏天盛开,其美丽超过了美人的脸,所以诗人劝朋友们留下来欣赏荷花。“白壁青蝇岂堪数”,意为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如同白墙上的苍蝇,不值得一提。诗人在这里借白墙青蝇来讽刺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富贵何如道傍土”,意思是说,富贵不如路边的泥土,比喻贫贱。“君不见二疏脱略东门归,赫奕高名照千古。”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引用了西汉时的疏广和疏受兄弟辞官归隐的故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他们辞官归隐后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过着隐居的生活,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他们的名声一直流传千古,值得后人学习。

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作者以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惜别之情。同时,诗人又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世俗荣华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品德高尚和内心的满足,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