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十月交,清霜落江水。芙蓉蘸澄波,颜色胜桃李。
可怜桃李三月花,红云碧雾竞繁华。亦知霜霰饶寒苦,素心所好何咨嗟。
君今五十已有馀,南巂犹乘郡守车。强赋幽花赠君别,临觞三叹意踟蹰。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芙蓉,抒发了对友人罗汝文的眷恋之情。全诗以“赋芙蓉小画送罗汝文赴镇远”为题,从芙蓉入手,写芙蓉之美;再由芙蓉而想到与罗汝文分别,抒写别情。第一、二句写芙蓉之美:钱塘十月交,清霜落江水。芙蓉蘸澄波,颜色胜桃李。钱塘在今浙江杭州,十月时秋气正浓,天气转寒,但江水清澈透明,芙蓉花在秋风中摇曳,色泽鲜艳,胜过桃李花。第二、三句以桃花、李花喻芙蓉,说可惜啊!桃花、李花三月盛开,红云碧雾争奇斗艳,多么繁华热闹啊!第四、五句写罗汝文年过半百仍做郡守,有志未伸,不禁叹息。第六、七句化用《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意思是说:君今五十已有馀,南巂犹乘郡守车。强赋幽花赠君别,临觞三叹意踟蹰。诗人借芙蓉花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好友的眷恋之情。

【答案】

【注释】

①赋:作诗文。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清霜”,指秋天的冷霜或初霜。

③“沾”,接触。

④“胜”,比得上。

⑤“咨嗟”,叹息声,表示惋惜或感叹。

⑥“君今”,指罗汝文。

⑦“逾”,超过。

⑧“南巂”,即南宁府(今属广西)。

⑨“强赋”,勉强地写。

⑩“临觞”,端酒杯。

⑪“踟蹰”,徘徊不前。

译文:

钱塘十月天高气爽,秋霜降落江面上,江水也因秋霜而更显澄澈。芙蓉花倒映在江水中,色彩更加鲜艳夺目,比桃花和李花还要漂亮。可惜啊!桃花、李花三月开,红云碧雾争奇斗艳,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你虽已年过半百,却还担任郡守,志向未得实现,我只好为你写下这首芙蓉花诗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希望你不要见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芙蓉,抒发了对友人罗汝文的眷恋之情。全诗以“赋芙蓉小画送罗汝文赴镇远”为题,从芙蓉入手,写芙蓉之美;再由芙蓉而想到与罗汝文分别,抒写别情。

开头两句写芙蓉之美。“钱塘十月交”,“十月交”,说明已是深秋时节;此时天气转寒,但江水清澈透明。“芙蓉蘸澄波”,芙蓉倒映在澄清的江水中,颜色更加鲜艳夺目;而“颜色胜桃李”,则进一步强调了芙蓉花的美色。这两句诗写景如画,生动传神。

接着两句以桃花、李花喻芙蓉。“可怜桃李三月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可惜啊!桃花、李花三月开,红云碧雾争奇斗艳,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这两句既点出了季节,又写出了桃花李花的娇美动人,同时暗示出芙蓉花的艳丽。

第三、四句写罗汝文年过半百仍做郡守,有志未伸,不禁叹息。“亦知霜霰饶寒苦”,意思是说我也知道寒霜和冰雹是无情的,它们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苦难,但是,我却无法消除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素心所好何咨嗟!”意思是说:我的这颗纯真的心啊,究竟为什么如此忧愁呢?最后两句写芙蓉虽美,但终究不如人世的繁华,所以只能托物言志,表达对罗汝文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咏物寄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其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同情和关切。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身世之感、时代感慨,感情真挚深沉,意境高远开阔;笔调清新自然,语言流畅明快,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