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瞰疑无地,翘瞻别有天。
飞云登此日,浮岛自何年。
岁事开元始,春光溢海埏。
默从观化坐,休更问言诠。

【注释】

  1. 朱明:即夏季,农历七月。洞:山中石穴,多作道观之用。
  2. 飞云:指游人。
  3. 浮岛:水中的岛屿,此指海中岛屿。何年:多少年?
  4.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这里泛指唐代的开元盛世。
  5. 岁事:指一年四季的时景。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这里泛指唐代的开元盛世。
  6. 春光:春天的景色。溢海埏:指春光洒满大地。埏:泥土,这里指大地。
  7. 默从:静静地听着。观化:观察自然变化,指随缘任运,顺其自然。坐:安坐、静思。
  8. 休更:不要再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罗浮和邹右辖四首诗中的第一首。诗人以“朱明”为题,描绘了自己在罗浮山中游览的情景。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的前两句“下瞰疑无地,翘瞻别有天”,描述了诗人站在罗浮山顶向下俯瞰的景象。诗人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地方,抬头仰望,又觉得天空似乎与世隔绝,别有一番天地。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诗的后三句则转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飞云登此日,浮岛自何年”,诗人想象着自己如同一只飞鸟,在这天上飞翔;而那浮岛上的美景又是从何时开始存在的呢?这两句诗引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和万物起源的无限遐想。

最后两句“岁事开元始,春光溢海埏”,诗人回顾了大唐开元年间的历史背景,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同时,诗人又将春天的美景比喻为大地上的春光,强调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诗句之间的押韵和平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