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峰头旧结茅,望悬中阁翠云交。
铁桥有路通仙窟,丹灶无烟任鹤巢。
指点篆符遗竹叶,索吟春意上梅梢。
与君共陟飞云顶,净洗尘氛万虑淆。
【译文】
四百峰顶的山峰上有座茅草房,它高悬在翠云之中。
铁桥上有着一条通往仙人洞的道路,丹灶旁无烟可生却任凭白鹤栖息。
指点着竹叶上的篆文,索要春天的气息;梅梢上春意盎然。
我们与您一道登上飞云顶,洗尽尘世烦恼,万虑皆消。
【注释】
陈中阁山人:山人指隐居山林的人,陈中阁是其号。
四百峰头:四百峰,即四百座山峰。
望悬中阁翠云交:望悬,仰望。中阁,指中岳庙中的阁楼。翠云,形容山峰如绿色的云雾。
铁桥有路通仙窟:铁桥,代指铁塔,位于中岳庙内。有路通仙窟,指登临中岳庙可以通往仙境。
丹灶:用丹砂烧制的灶,这里指炼丹炉。
竹叶:古人常以竹叶为书,此处借指书信或诗稿。
索吟:索要、索求。
飞云顶:中岳庙之顶,又称“北岳庙”,是古代帝王封禅泰山时所立的祭坛,后因山势险峻,成为游览胜地。
净洗尘氛万虑淆:洗净了一切尘世的困扰和烦忧,使心灵得到净化。
【赏析】
此诗为作者题赠陈中阁山人的七律之作。首联写陈中阁山人在四百峰顶上筑茅草屋,高悬于翠微之上;颔联写登山途中铁桥通向仙人洞,丹灶无烟而鹤巢自由;颈联写在山顶指点篆符遗竹叶,索要春风拂动梅花枝;末联写与友人同登飞云顶,共洗尘世烦恼,消除万虑烦忧。整首诗歌意境清新脱俗,充满浓厚的道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