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浚滇河导百川,柳阴凝绿试楼船。
金刚山外云津畔,为看记文片石悬。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右与杨时哲”:和杨时一起出游。
“水浚滇河导百川,柳阴凝绿试楼船。”:河水冲刷着滇河,引导着众多的江河,在柳树成荫的河边,我们乘着小舟试航。
“金刚山外云津畔,为看记文片石悬。”:站在金刚山西面云津渡口,我观看那悬挂在岩石上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大观帖》。
赏析:
首二句写景。开宗明义点出“游”字。滇河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支流,这里泛指澜沧江上诸水。诗人以“水浚”概括了江水奔腾激荡的景象,以“导百川”形容其势浩大。接着写两岸景色,柳树成荫的河边,人们乘着小舟试航。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边地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
颔联由景及人,写自己与友人在滇河岸上的情景,表现出了诗人豪放的性格。“金刚”是昆明附近的一座名山。此山位于昆明东北郊,因山上有著名的金刚寺而得名金刚山。“云津”,即今云南昆明市西侧滇池边的滇池码头。“为看”,即“欲看”。意思是说:我站在金刚山西面云津渡口,观望着那块悬挂在岩石上的石碑,石碑上刻着著名的书法大家颜真卿的手笔《大观帖》,他写的是《祭侄文稿》。
尾联写意。诗人在这里用“记文片石悬”一句巧妙地将前两句中的“水浚”“百川”与后两句中的“金刚山”“云津”联系起来,使全诗浑然一体。
【答案】
右与杨时哲
水浚滇河导百川,柳阴凝绿试楼船。
金刚山外云津畔,为看记文片石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