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池塘护短栏,几根雪外倚琅玕。
飔飔忽动云和籁,又卷疏帘对月看。
【注释】
竹二首 :此诗为咏物言志之作,通过竹的形象来表现作者的人格和理想。全诗以“竹”为题,实则托物言志。前两句写竹的姿态与环境,后两句写诗人在月下的情怀。
春水池塘护短栏,几根雪外倚琅玕(láng gān):“春水”句意为:池畔的栏杆被春天里的碧波环绕着。“几根”句意为:几根新发的竹子,从冰雪外面斜斜地倚靠在青绿的芭蕉上。这两句是说,春天到了,小院里的池塘边上,用短栏围护着。池边,有好几根竹子,它们刚刚抽出了嫩芽儿,从冰雪外面斜斜地倚靠在青绿的芭蕉上,好像在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一样。
飔飔忽动云和籁(lái lài hū dòng yún hé lài),又卷疏帘对月看:“飔(sī)飔”指微风,“忽动”即忽然吹拂。“云和”指云声。“籁”指风吹树叶的声音。“又卷疏帘”即打开窗子,因为风吹得窗纱发出沙沙的声音。“对月看”即对着月亮赏玩。这两句是说,一阵微风吹过,仿佛能听见云声、风声交织在一起,又把窗户掀开,对着明月观赏。这两句是说,一阵微风吹过,仿佛能听见云声、风声交织在一起,又把窗户掀开,对着明月观赏。
【赏析】
《竹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第一首是咏物诗,借竹自喻,表现自己虚心亮节、不趋炎附势的品格;而第二首则是一首描写性较强的咏物诗,它着重描绘竹的姿态和环境,使读者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去感受竹的美,领悟作者的情感。
首联“春水池塘护短栏,几根雪外倚琅玕。”是说,春天到了,小院里的池塘边上,用短栏围护着。池边,有好几根竹子,它们刚刚抽出了嫩芽儿,从冰雪外面斜斜地倚靠在青绿的芭蕉上,好像在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一样。这里,诗人抓住了竹子的外形特点,把它放在春天的池塘旁边,用一个短栏围护起来,这就使人想到:这些竹子刚刚从冬日中钻出头来,它们虽然还只是几根嫩竹,但是已经长出了长长的绿叶,而且还有雪白的嫩芽儿。它们在春天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欢乐地玩耍。诗人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描写,既突出了竹子的特点,也表现出竹子旺盛的生命力。
颔联“飔(sī)飔忽动云和籁(lái lài hū dòng),又卷疏帘对月看。”意思是:一阵微风吹过,仿佛能听见云声、风声交织在一起,又把窗户掀开,对着明月观耍。这里的关键是“忽动”和“又卷”,这两个词语把风吹竹林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风吹竹林,那竹叶随风摇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轻轻地敲打着人的耳朵;那竹叶随着风的节奏翩翩起舞,好像是在跳一支优美的舞蹈。同时,那风吹竹林的声响也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似乎在说:“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儿女,我们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们应当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这样,就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也使整首诗显得更加优美动人。
尾联“对月看”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夜空。月光洒在竹子上,给竹子披上了一层银光。那月光映照在竹林上,犹如一片片银色的波浪,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在这美丽的月色之下,诗人静静地坐在院子里,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到心情舒畅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