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有奇芳,移来植前庭。
天风播天香,惟德与之馨。
绻绻不忍采,握之泪盈盈。
培根固自昔,岂以旦夕成。
手泽今犹在,于以吐含英。
纫佩随鹓行,馨香达明廷。
岂不堪瀼露,浥露如沾缨。
岂无贤人亲,眷此伤我情。
愿言再培植,沃以流泉清。
龙孙日蕃茁,千载承芳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鉴赏文学作品,首先要读懂文章,然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分析表达技巧、语言特点等,最后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遵循一定的解题思路:先指出诗歌的类型(比如写景诗、抒情诗、哲理诗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题干是一首唐诗,要求赏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的选择题,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重点考核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意象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及情节。从主题上主要考核诗歌的情感主题,思想主题,创作背景,诗人经历等方面。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点出诗歌的手法,最后点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写了兰花被移栽进书林后的生长状况,表现了诗人对兰花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兰花品格的赞美。首联写兰花被移栽进书林后的生长状况。“幽谷有奇芳”,幽静的山谷里生长着一种奇异的香气;“移来植前庭”,移栽过来种在书房庭院里。这两句写出了兰花的香和高洁。颔联写兰花在风中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而这种香气却只能与品德相配。颈联写诗人不忍采摘兰花,但又不能不去采摘。尾联写兰根根深蒂固,它不会因为一天两天就能长成,所以诗人希望兰花继续生长下去,不要枯萎凋谢。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怜爱。全诗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借兰花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
【答案】
①幽谷有奇芳,移来植前庭。移栽的兰花生长于深谷之中,移植到庭院中,香气更浓。②天风播天香,惟德与之馨。一阵风吹来,兰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③绻绻不忍采,握之泪盈盈。我忍不住想把它摘下来,可又不忍心。④培根固自昔,岂以旦夕成。兰花的根扎得牢固而深远,不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倒下。⑤手泽今犹在,于以吐含英?我的手上的泥土还在,我就要把它吐出,把花蕊裹起来。(⑥)纫佩随鹓行,馨香达明廷。我戴着兰花的饰物跟随鹓鸟一起飞翔,它的香气飘到了朝廷。⑦岂不堪瀼露,浥露如沾缨。难道不能接受雨水的滋润吗?沾满水的花瓣就像沾满缨穗一样。⑧岂无贤人亲,眷此伤我情。难道就没有贤能的人关心它?这使我伤心。⑨愿言再培植,沃以流泉清。我希望再次培育它,给它施用甘甜的泉水。(10)龙孙日蕃茁,千载承芳名。龙孙(兰花)一天天地茂盛生长,一千年之后还会继承兰花的美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