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只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古蟾宫 · 元宵
【注释】1. 古蟾宫:指古代的元宵节。2. 往岁喧哗:往年的元宵节非常热闹。3. 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形容往年的元宵节,每家每户都有歌声和舞蹈。4. 今岁嗟呀:今年却有些悲伤,有些忧愁。5. 愁也千家,怨也千家:形容今年的元宵节,每家每户都带着忧愁和怨恨。6. 红尘:指繁华的世界。7. 香车宝马:豪华的车辆和马匹。8. 黄昏古木寒鸦:黄昏时分的古树和栖息在树上的乌鸦。9. 诗也消乏:诗歌也无法消除这种忧愁。10. 酒也消乏:酒也不能消除这种忧虑。11. 冷落了春风:春风变得寒冷、凄凉。12. 憔悴了梅花:梅花也变得憔悴凋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两种不同元宵节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节日气氛的变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忧虑。
诗的第一句“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描述了过去的元宵节景象,人们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这里的“喧闹”和“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过去元宵节的热闹场面。
第二句“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则转向描述今年的元宵节,诗人感到一些悲伤和忧愁。这一句中的“嗟呀”和“怨”字,传达了人们对节日气氛变化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只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进一步描绘了当前的元宵节场景。诗人指出,曾经繁华的城市和车辆已经消失,只剩下古树和乌鸦相伴的黄昏景象。这里的“古木寒鸦”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感受。
最后两句“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感叹诗歌和酒都无法缓解心中的忧愁和寒冷,同时,梅花也在寂寞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元宵节为载体,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这首咏物诗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