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山野鸟啼,松篁夹路绿荫齐。
孤亭寂寂围春草,古寺深深隔远溪。
玉版饱尝堪却肉,竹床闲卧不闻鸡。
永和胜事皆尘迹,谁向云林一再题。
兰亭
碧水丹山野鸟啼,松篁夹路绿荫齐。
孤亭寂寂围春草,古寺深深隔远溪。
玉版饱尝堪却肉,竹床闲卧不闻鸡。
永和胜事皆尘迹,谁向云林一再题。
注释:
- 碧水丹山野鸟啼,松篁夹路绿荫齐。
- 这是描写兰亭的景色和环境。碧水指的是清澈的溪流、山涧或湖泊等,丹山是指红色山峰,可能是夕阳映照下的颜色。野鸟啼鸣表示春天来临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松篁夹路说明道路两旁种满了松树和竹子,绿意盎然。
- 孤亭寂寂围春草,古寺深深隔远溪。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兰亭周边的环境。孤亭指的是一座孤立的亭子,可能是用来供行人休息的地方。春草环绕着孤亭,增添了一份荒凉和静谧的感觉。古寺则是指历史悠久的寺庙,深藏于远处的溪流之中,与周围的自然景致相互映衬。
- 玉版饱尝堪却肉,竹床闲卧不闻鸡。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兰亭的休闲生活和心境。玉版可能指的是精美的玉器,饱尝则意味着享受美食或品尝佳肴。这里暗示了诗人在兰亭中品味美食的满足感。竹床闲卧不闻鸡,则描述了诗人在竹床上悠闲地躺着,耳边听不到鸡鸣声,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永和胜事皆尘迹,谁向云林一再题。
- 这两句是诗人对兰亭美景的感慨和思考。永和胜事指古代有名的故事或事件,但都被尘土覆盖了。云林则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园林或者山林,反复被人们题诗作画。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亭的自然景观和宁静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首句通过对碧水、丹山、野鸟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次句通过松篁夹路、孤亭春草的意象,勾勒出兰亭周围的幽静与古朴;第三句中的孤亭、春草、古寺,以及第四句中的玉版、竹床、不闻鸡声,都透露出诗人在兰亭的悠闲与自得。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被尘世遗忘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