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诗句: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译文:烦恼无处不在,用佛法来观察,岂不是像蝎子踩在虚空的花上?

赏析:

  1. 诗句的字面意义:
  • “烦恼之场”表达了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烦恼和困难。
  • “何种不有”意味着烦恼无所不在,无法彻底避免。
  • “以法眼照之”表示通过佛法的智慧来观察和理解这些烦恼。
  • “奚啻蝎蹈空花”则形象地描述了蝎子踩在虚空中的花朵上,比喻了蝎子的困境与烦恼的虚幻本质。
  1. 诗句的深层含义:
  • 通过“以法眼照之”,诗人传达了一种觉悟,即通过佛法的修行来超越世俗的烦恼。
  • 诗句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蝎蹈空花”不仅形容蝎子的处境,也象征着人对于虚无缥缈事物的迷恋和执着,提醒人们要警惕这种无谓的精神追求。
  1. 诗人的情感表达:
  • 诗人通过对烦恼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世间纷扰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的态度。
  • 诗句流露出一种对佛法智慧的赞美,以及对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的心灵自由和解脱的向往。
  1. 诗句的文化背景:
  •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佛教哲学的重视和对心灵修养的追求。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被视为一种提升精神境界和实现内心平静的方式。
  1. 诗句的艺术手法:“奚啻”一词的使用增添了诗意,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 使用重复的词汇(如“何”、“不”)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
  • 整体而言,诗句采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比喻,使得抽象的哲理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