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藉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注释】

集灵篇:指《山海经》,是晋代郭璞为解释《山海经》所写的一部书,书中收集了各种神怪故事。二七:指《山海经》中的“海内北经”和“海外西经”。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山里寻仙访友,与神怪相会的一段奇遇。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深山里游览时的情景,他沿着山路而上,来到了一片密林深处。在那里,一条回溪从林中穿过,溪边的石头形状奇特,令人赏心悦目。在这里,他遇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这些石头有的像马,有的像牛,甚至有的像龙、像虎,让人感到惊奇。他来到溪边,拂去草木,席地而坐;然后倾壶畅饮;醉后更相互枕藉以卧,意兴十分适意,梦趣也相同。

此诗写游山之乐,全篇以“乐”字为主脉。首句“登山”,是说游历名山胜水,以开阔胸襟,增长见识。次句“入林”,则说深入山林,以寻求仙道。“穷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四句,写游历过程中所见所感。“穷”,尽也;“幽”、“怪”二字,点明所游之地环境清幽,景色怪异。“穷”字,既表明所游之地范围之大,又写出了作者游兴正浓,乐而忘返的神态。“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这是说到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便要坐下来休息一下,喝上几杯酒。“拂”,擦也;“醉”字用得极为准确生动,把那种陶醉山水之间,忘情于大自然的情趣表现出来。最后两句写酒后卧石而睡,梦与神交。“更”字有递进之意,表明越玩越有趣。“枕藉以卧”即席地而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意思是说:游玩的心情很舒适,梦境也是如此。

本诗通过作者在游山过程中的种种奇遇,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