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安之,第安之。吾视夫复嶂重峦,缭青纬碧,犹胜于院署之严丽也;吾视夫复崩崖倾石,怒涛沸波,犹胜于贵人之颐颊心腑也;吾视夫青芜紫茎,怀烟孕露,犹胜于大吏之绛骑彤驺也;吾视夫谷响山啸,激壑鸣川,犹胜于高衙之呵殿赞唱也;吾视夫藉草坐石,仰瞩云气,俯视重泉,犹胜于拳跽伏谒于尊宦之阶下也。天或者见吾出则伛偻,入则簿书,已积两载矣,无以抒吾胸中之浩浩者,故令风涛阻滞,使此孤岩以恣吾数刻之探讨乎?或兹岩壁立路绝,猿徒鼯党,犹难托寄,若非习金丹火龙之术,腾空蹑虚,不能一到。虽处大江之中,飞帆如织,而终无一人肯一泊其下,以发其奇气而著其姓字;天亦哀山灵之寂寞,伤水伯之孤清,故特牵柅余舟,与彼结一日之缘耶?余年少有志,养二龙于水壑,调一鹤于中峰,与羽服思玄之徒,上烟驾,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如聚米萦带;而心为时夺,至堕俗网,往返数千里,徒以充厮养之役,有才无时,甘于下人。今日见此水石,若见好友,犹恐谆芒、卢敖诸君,诋余以井甃之识,而又何事愁苦于兹岩之下乎?”
避风岩记
“第安之,第安之。吾视夫复嶂重峦,缭青纬碧,犹胜于院署之严丽也;吾视夫复崩崖倾石,怒涛沸波,犹胜于贵人之颐颊心腑也;吾视夫青芜紫茎,怀烟孕露,犹胜于大吏之绛骑彤驺也;吾视夫谷响山啸,激壑鸣川,犹胜于高衙之呵殿赞唱也;吾视夫藉草坐石,仰瞩云气,俯视重泉,犹胜于拳跽伏谒于尊宦之阶下也。天或者见吾出则伛偻,入则簿书,已积两载矣,无以抒吾胸中之浩浩者,故令风涛阻滞,使此孤岩以恣吾数刻之探讨乎?或兹岩壁立路绝,猿徒鼯党,犹难托寄,若非习金丹火龙之术,腾空蹑虚,不能一到。虽处大江之中,飞帆如织,而终无一人肯一泊其下,以发其奇气而著其姓字;天亦哀山灵之寂寞,伤水伯之孤清,故特牵柅余舟,与彼结一日之缘耶?”
译文:
第安之、第安之。我看着那些层层叠叠的山峰,它们环绕着绿色和蓝色,比官邸的华丽还要壮观;我看着那崩塌的岩石和汹涌的波涛,比贵族们的颐颊心腑还要震撼;我看那茂盛的草木和云雾笼罩的景象,比大官的车马队伍还要壮观;我看着山谷中的回声和山间呼啸的声音,比官府门前的吆喝声音还要响亮;我看着坐在草地上石头上的人儿,仰望着云层和山涧之间的云雾,俯瞰着深深的泉水,比跪拜在大官面前的人还要尊贵。天或许能看见我出来时弯腰驼背,进入书房后忙于案牍,已经两年了,没有机会让我的心胸开阔,所以让风浪阻碍了我,让我在这孤独的岩石上畅游几个小时吧!也许这块岩石陡峭的道路难以通行,猿猴和其他的动物都无法在上面停留,如果不是学习金丹火龙的法术,就无法直接到达这里。虽然身处江河之中,船只往来如织络绎不绝,但始终没有人愿意停船下来,来释放这里的奇气并留下他们的名字。天也在怜悯山灵的寂寞,悲伤水神的孤独,因此特别拉停了我的船只,让我们在这一天里结下了友谊。”
注释:
- 第安之、第安之:这是作者反复使用的感叹词,表达了他对这片山水的赞美之情。在第一句“第安之”中,作者提到了自己看到重重的山峦和青葱的树木,这些自然景观都比官邸更加壮丽。而在第四句“第安之”中,作者描述了他所看到的瀑布和波涛,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壮观景象,比贵族们的颐颊心腑更加震撼。
- 吾视夫复嶂重峦,缭青纬碧: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看到了层层叠叠的山峰,它们环绕着绿色和蓝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 吾视夫复崩崖倾石,怒涛沸波:作者在这里描绘了大自然的力量。他看到的崩塌的岩石和汹涌的波涛,都是大自然的力量的表现,比贵族们的心志还要震撼。
- 吾视夫青芜紫茎,怀烟孕露:作者在这里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他看到了茂盛的草木和云雾笼罩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观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吾视夫谷响山啸,激壑鸣川:作者在这里描述了大自然的声音。他听到山谷中的回声和山间呼啸的声音,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声音,比官府门前的吆喝声音还要响亮。
- 吾视夫藉草坐石,仰瞩云气,俯视重泉:作者在这里描述了自己的感受。他坐在草地上石头上,仰望着天空和山涧之间的云雾,俯瞰着深深的泉水,这些都是他的感受,比跪拜在大官面前的人还要尊贵。
- 天或者见吾出则伛偻,入则簿书: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出去的时候弯腰驼背,进入书房后忙于案牍,这是他的生活状态。
- 天亦哀山灵之寂寞,伤水伯之孤清: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同情。他看到大自然中的山灵和水伯都感到寂寞和孤独,这是大自然的悲哀。
- 天亦哀山灵之寂寞,伤水伯之孤清:这句话与上一句话相同,重复了作者的感叹。
- 故特牵柅余舟,与彼结一日之缘耶?: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他的感慨。他看到这片山水,仿佛与大自然结下了一日之缘,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诗,通过描述作者在避风岩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