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者皆笑,余乃纳以兹名。
岩顶有一石,望之如立人,或曰飞来之塔顶也;或曰当是好奇者,跻是崖之巅,如昌黎不得下,乃化而为石云。岩侧有二崩石,一大一小,仅可束两缆。小吏程缨曰:“当黑夜暴风中,舟人安能择此,神引维以奉明府耳。”语皆不可信,并记之。
《避风岩记》
从者皆笑,余乃纳以兹名。
岩顶有一石,望之如立人,或曰飞来之塔顶也;或曰当是好奇者,跻是崖之巅,如昌黎不得下,乃化而为石云。
岩侧有二崩石,一大一小,仅可束两缆。小吏程缨曰:“当黑夜暴风中,舟人安能择此,神引维以奉明府耳。”语皆不可信,并记之。
注释:
- 从者皆笑:跟随的人全都笑着。
- 余乃纳以兹名:我于是接受了这个名称。
- 岩顶有一石,望之如立人,或曰飞来之塔顶也;或曰当是好奇者,跻是崖之巅,如昌黎不得下,乃化而为石云:岩顶有一石,远望像是一个人站立在那里,有人说这是一座飞来的塔顶;也有人说是好奇的人爬到这座山的顶峰像王羲之那样无法下来,最后化为一块石头。
- 岩侧有二崩石,一大一小,仅可束两缆:岩的旁边有两块巨大的岩石和两块较小的岩石,仅能够系住两头的绳索。
- 小吏程缨曰:“当黑夜暴风中,舟人安能择此,神引维以奉明府耳”:小吏程缨说:“在黑夜和暴风的情况下,船上的船夫怎么能选择这个地方呢?这都是神仙引导着绳子来侍奉您的啊。”
- 语皆不可信:这些话都是不可靠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避风岩的所见所感。首先,他在岩顶上看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仿佛是一个人在高处站着,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一座飞来的塔顶,也有人认为是好奇的人爬上山顶后变成了石头。接着,他发现了岩旁的两个崩塌的岩石,其中一个大一些,一个稍小些,只能系住两头的绳索。这些细节都被记录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