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大众道:“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老师父附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什么?”大众道:“就变颗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颗松树。真个是——
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不觉的嚷闹,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现了本相,杂在丛中道:“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颗松树,果然是颗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诗句:
-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
- 注释:这里的“一日”指的是某一天,“春归夏至”描述了季节的更迭,春天过去后迎来了夏天。“大众”指的是众多的人或动物。“松树下”是地点描述。“会讲多时”表示长时间的聚集交谈。
- 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
- 注释:这里描述了悟空对话语的回答,表现出他的谦虚和诚恳。“不瞒诸兄长说”意为没有隐瞒。“一则是师父传授”说明他学会了一些技巧或知识。“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表明他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勤奋努力。
- 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什么?
- 注释:“众师兄请出个题目”,指其他修行者提出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或挑战。“要我变化什么?”询问悟空需要变化成什么模样或物体。
- 就变颗松树罢。
- 注释:这是孙悟空提出的一个任务,即变化成一颗松树。“就变颗松树”表明他愿意尝试这个任务。
- 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颗松树。
- 注释:这里描述了孙悟空执行任务的过程。“悟空捻着诀”是开始准备的动作,“念动咒语”是念诵咒语的动作,“摇身一变”是迅速变换形态的动作,最后“就变做一颗松树”说明成功完成了任务。
- 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 注释:这是对变做松树后的描绘,“郁郁含烟”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贯四时”表示四季都适合生长,“凌云直上”形容树木高耸入云,“秀贞姿”指的是树木挺拔俊美的形态。“全无一点妖猴像”强调了孙悟空已经完全变成了一棵普通的松树,“尽是经霜耐雪枝”则表现了松树在严寒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特性。
- 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不觉的嚷闹,惊动了祖师。
- 注释:这里描述了围观的人们对孙悟空的变化感到惊喜并发出笑声的场景。“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表达了他们的高兴。“都道:‘好猴儿,好猴儿!’”显示大家都称赞他。“不觉的嚷闹”暗示他们可能因为太兴奋而说话声音变大。“惊动了祖师”表示孙悟空的变化引起了师父的兴趣。
- 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
- 注释:这里描述了祖师听到喧闹声后急忙出门询问的情景。“急拽杖”表示祖师行动迅速。“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是他向孙悟空提问。
- 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
- 注释:这里描述了听到祖师的质问后,大众们立刻收拾自己的仪态,整理衣服并向祖师走去的反应。“闻呼”即听到了召唤。“慌忙检束”表示他们急忙整理自己的仪表。“整衣向前”是指他们整理好衣着后走向祖师那里。
- 悟空也现了本相,杂在丛中道:“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
- 注释:这里描述了孙悟空展示自己真身,混入人群中回应祖师的情况。“也现了本相”意味着他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杂在丛中道”是指他站在人群中间。“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是他对祖师的回答。
- 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
- 注释:这里描述了祖师对孙悟空行为的斥责。“怒喝”表示他生气地说话。“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是指责他们的行为不符合修行者的规范。“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是指出修行的人应该保持沉默,避免言语引起的纷争。“如何在此嚷笑?”是质问他们为何如此吵闹。
- 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颗松树,果然是颗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
- 注释:这里描述了大众对祖师的坦白和请求原谅。“不敢瞒师父”意味着他们承认了自己之前的行为。“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是他们解释之前孙悟空表演的原因。“教他变颗松树”是告诉他们的任务目标。“果然是颗松树”是确认孙悟空确实成功地变换成了一棵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是描述他们赞扬孙悟空的表现。“故高声惊冒尊师”是因为他们的大声喊叫引起了祖师的注意。“望乞恕罪”是请求祖师原谅他们的错误。
- 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 注释:这里描述了祖师对孙悟空的批评和警告。“你等起去”是让他和其他弟子离开。“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是对孙悟空之前行为的评价。“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是在质疑他是否喜欢公开炫耀自己的能力。“假如见别人有,不要求他”是对孙悟空之前不征求他人意见的批评。“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是说明他的能力受到了他人的追捧和追求。“你若畏祸却要传他”是在警告他不应该将这种能力传递给他人以免造成危险。“若不传他,必然加害”是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引发别人的报复。“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是对孙悟空生命安全的再次警告。
- 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
- 注释:这里描述了孙悟空对祖师的认错和请求原谅的行为。“只望师父恕罪!”是他表达的愿望。
-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
- 注释:这里描述了祖师对孙悟空的态度和决定。“我也不罪你”是表示不会责怪孙悟空。“但只是你去罢”是让他离去的意思。
- 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
- 注释:这里描述了孙悟空听到祖师的决定后的反应和心情。“满眼堕泪道”表明他感到非常悲伤和后悔。“师父,教我往那里去?”是询问自己未来的方向和命运。
- 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
- 注释:这里描述了祖师对孙悟空未来的指导和建议。“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是对他的人生道路和选择的指引。
- 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 注释:这里描述了孙悟空在听到祖师的指示后突然理解并确认了自己的起点和身份。”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是他对祖师指示的理解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