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君前对残局,合眼朦胧;梦离陛下乘瑞云,出神抖擞。那条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将绑缚其中。是臣道:‘你犯天条,合当死罪。我奉天命,斩汝残生。’龙闻哀苦,臣抖精神。龙闻哀苦,伏爪收鳞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进步举霜锋。傣带一声刀过处,龙头因此落虚空。”

太宗闻言,心中悲喜不一。喜者夸奖魏征好臣,朝中有此豪杰,愁甚江山不稳?悲者谓梦中曾许救龙,不期竟致遭诛。只得强打精神,传旨着叔宝将龙头悬挂市曹,晓谕长安黎庶,一壁厢赏了魏征,众官散讫。当晚回宫,心中只是忧闷,想那梦中之龙,哭啼啼哀告求生,岂知无常,难免此患。思念多时,渐觉神魂倦怠,身体不安。当夜二更时分,只听得宫门外有号泣之声,太宗愈加惊恐。正朦胧睡间,又见那泾河龙王,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高叫:“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太宗钳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原来这是观音菩萨,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此住长安城都土地庙里,夜闻鬼泣神号,特来喝退业龙,救脱皇帝。那龙径到阴司地狱具告不题。

诗句

身在君前对残局,合眼朦胧;梦离陛下乘瑞云,出神抖擞。那条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将绑缚其中。是臣道:‘你犯天条,合当死罪。我奉天命,斩汝残生。’龙闻哀苦,臣抖精神。龙闻哀苦,伏爪收鳞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进步举霜锋。傣带一声刀过处,龙头因此落虚空。

译文

在君主面前,面对即将败局,他闭上眼睛,朦朦胧胧地进入梦境。在梦里,他离开了皇帝的身边,乘坐着祥云飞升。梦中的那位龙王,被天兵捉拿并捆绑。我(指唐太宗)告诉他,因为你触犯了法律,应当受到惩罚。我是奉上天的命令来杀死你的。那龙听到后,表现出极度的痛苦,我则尽力振作精神。当刀从我手中划过的时候,那龙最终坠落到虚空之中。

注释

  • 身在君前对残局:在君主面前,面对着即将失败的局面。
  • 合眼朦胧:闭上眼睛,显得有些迷茫和不清晰。
  • 梦离陛下乘瑞云:离开皇帝身边,乘着吉祥的云彩。
  • 出神抖擞:精神振奋,充满了活力。
  • 那条龙:指的是梦中的龙王。
  • 剐龙台:一个用于执行死刑的场所。
  • 合当死罪: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 臣抖精神:努力振作精神。
  • 傣带一声刀过处:形容刀光闪烁,声音响亮。
  • 龙头因此落虚空:由于被杀,龙王的身体坠入虚无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情景。太宗在梦中与龙王的对话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决心,以及他对龙王遭遇的同情。然而,最终龙王的死亡让太宗感到悲哀和不解,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中还巧妙地通过观音菩萨的角色出现,为故事带来了一线希望和解决之道。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关于勇气、决断和命运的故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