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太宗苏醒回来,只叫“有鬼,有鬼!”慌得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与近侍太监,战兢兢一夜无眠。不觉五更三点,那满朝文武多官,都在朝门外候朝。等到天明,犹不见临朝,唬得一个个惊惧踌躇。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不觉倏五七日,众官忧惶,都正要撞门见驾问安,只见太后有旨,召医官入宫用药,众人在朝门等候讨信。少时,医官出来,众问何疾。医官道:“皇上脉气不正,虚而又数,狂言见鬼,又诊得十动一代,五脏无气,恐不讳只在七日之内矣。”众官闻言大惊失色。正怆惶间,又听得太后有旨宣徐茂功、护国公、尉迟公见驾。三公奉旨,急入到分宫楼下。拜毕,太宗正色强言道:“贤卿,寡人十九岁领兵,南征北伐,东挡西除,苦历数载,更不曾见半点邪祟,今日却反见鬼!”尉迟公道:“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朕这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着然难处。白日犹可,昏夜难禁。”叔宝道:“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什么鬼祟。”太宗准奏,茂功谢恩而出。当日天晚,各取披挂,他两个介胄整齐,执金瓜钺斧,在宫门外把守。好将军!你看他怎生打扮——
诗句及译文
却说太宗苏醒回来,只叫“有鬼,有鬼!”慌得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与近侍太监,战兢兢一夜无眠。不觉五更三点,那满朝文武多官,都在朝门外候朝。等到天明,犹不见临朝,唬得一个个惊惧踌躇。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不觉倏五七日,众官忧惶,都正要撞门见驾问安,只见太后有旨,召医官入宫用药,众人在朝门等候讨信。少时,医官出来,众问何疾。医官道:“皇上脉气不正,虚而又数,狂言见鬼,又诊得十动一代,五脏无气,恐不讳只在七日之内矣。”众官闻言大惊失色。正怆惶间,又听得太后有旨宣徐茂功、护国公、尉迟公见驾。三公奉旨,急入到分宫楼下。拜毕,太宗正色强言道:“贤卿,寡人十九岁领兵,南征北伐,东挡西除,苦历数载,更不曾见半点邪祟,今日却反见鬼!”尉迟公道:“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朕这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着然难处。白日犹可,昏夜难禁。”叔宝道:“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什么鬼祟。”太宗准奏,茂功谢恩而出。当日天晚,各取披挂,他两个介胄整齐,执金瓜钺斧,在宫门外把守。好将军!你看他怎生打扮——
注释及赏析:
- **诗句一:”却说太宗苏醒回来,只叫‘有鬼,有鬼’!” ** - 描述了唐太宗在醒来后发现有鬼的情景,表现出他的惊慌失措。
- **诗句二:”慌得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与近侍太监,战兢兢一夜无眠。” ** - 反映了宫中人员对此事的极度紧张和不安。
- **诗句三:”不觉五更三点,那满朝文武多官,都在朝门外候朝。” ** - 说明了时间紧迫,朝廷官员都在等待消息。
- **诗句四:”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 ** - 描述了皇帝的心情不佳,导致取消朝会。
- **诗句五:”不觉倏五七日,众官忧惶,都正要撞门见驾问安’ ** - 表明了时间过去后,官员们开始担忧并急切希望见到皇帝。
- **诗句六:”只见太后有旨,召医官入宫用药,众人在朝门等候讨信。” ** - 描述了接到太后的诏令后,官员们开始忙碌地准备应对措施。
- **诗句七:”少时,医官出来,众问何疾。医官道:‘皇上脉气不正,虚而又数,狂言见鬼,又诊得十动一代,五脏无气,恐不讳就在七日之内矣。’” ** - 医官诊断出皇帝身体虚弱且出现幻觉。
- **诗句八:”正怆惶间,又听得太后有旨宣徐茂功、护国公、尉迟公见驾。’ ** - 皇帝听到太后要召见三位重臣的消息,感到安心了一些。
- **诗句九:”三公奉旨,急入到分宫楼下。拜毕,太宗正色强言道:“贤卿,寡人…” ** - 描述了三位重臣迅速进入宫殿的场景和太宗的强硬态度。
- **诗句十:”不觉倏五七日,众官忧惶…” ** - 描述了经过五天七夜的时间,官员们依旧忧心忡忡。
- **诗句十一:”尉迟公道:“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 ** - 尉迟公表达了对鬼神之说的不屑,而太宗则回应表示自己确实害怕。
- **诗句十二:”尉迟公道:“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太宗道:“…” ** - 描述了两位大臣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他们的自信和无畏。
- **诗句十三:”太宗准奏,茂功谢恩而出。当日天晚…介胄整齐,手持金瓜钺斧…” ** - 描述了太宗的决断和两位将领的备战状态。
- **诗句十四:”好将军!你看他怎生打扮——” ** - 结尾以赞叹的语气描述将军们的装束和气势,强调了他们的勇气和力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对话形式,展示了唐太宗时期宫廷中的紧张气氛和官员们的反应,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英勇将领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