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太宗渺渺茫茫,魂灵径出五凤楼前,只见那御林军马,请大驾出朝采猎。太宗欣然从之,缥渺而去。行多时,人马俱无。独自个散步荒郊草野之间。正惊惶难寻道路,只见那一边,有一人高声大叫道:“大唐皇帝,往这里来,往这里来!”太宗闻言,抬头观看,只见那人——
头顶乌纱,腰围犀角。头顶乌纱飘软带,腰围犀角显金厢。手擎牙笏凝祥霭,身着罗袍隐瑞光。脚踏一双粉底靴,登云促雾;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发蓬松飘耳上,胡须飞舞绕腮旁。昔日曾为唐国相,如今掌案侍阎王。
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太宗问曰:“你是
何人?因甚事前来接拜?”那人道:“微臣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臣已知之,故来此间候接,不期今日来迟,望乞恕罪恕罪。”太宗道:“你姓甚名谁?是何官职?”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吧。
诗:
只见那御林军马,请大驾出朝采猎。太宗欣然从之,
缥渺而去。行多时,人马俱无。
独自个散步荒郊草野之间。正惊惶难寻道路,
只见那一边,有一人高声大叫道:“大唐皇帝,
往这里来,往这里来!”太宗闻言,
抬头观看,只见那人——头顶乌纱,腰围犀角。
译文:
话说唐朝的唐太宗,在梦中飘荡着离开他熟悉的五凤楼前。
他看到御林军在召唤他上朝去打猎。唐太宗高兴地跟随着他们,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飘走了。
走了很久,连人带马都看不见了。
他独自一人在荒野中漫步,心里害怕找不到路。
突然,他听到有人大声喊:“大唐皇帝快来这边!”
唐太宗抬头看去,发现那个人——
那人头戴黑色帽子,腰间系着犀牛角制成的腰带。
那人手拿笏板,神态庄重祥和。他身穿华丽的官袍,散发着淡淡的光华。
脚下穿着一双粉底的靴子,好像踏着云雾一般;手里抱着一本记录生死簿的书,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死。
他的头发蓬松飘散在耳边,胡须也在空中飞舞。
他曾经是唐朝的宰相,现在却在这里掌管着阎王殿。
”`
关键词注释:
- 太宗:指唐朝皇帝唐玄奘(李世民)
- 渺渺茫茫:形容非常迷茫、恍惚的状态
- 魂灵:灵魂或精神
- 五凤楼前:位于长安城中心的一座高大的楼阁,是唐代皇宫的象征
- 御林军:皇帝的卫队,负责保卫皇宫的安全
- 森罗殿:佛教用语,意指佛祖的宫殿,也是地狱的象征
- 泾河鬼龙:泾河的一条龙,传说它曾向唐太宗求救,但被其拒绝,后来变成了鬼怪
- 第一殿秦广大王:传说中的第一位国王,即秦始皇的父亲
- 鬼使:神话中的使者,通常与死后的世界有关
- 陛下:对皇帝的尊称
- 赦臣失误远迎之罪:请求宽恕自己因误迎而导致的失误
- 存日:过去的时间
- 阳曹:阳间,即人间的官府
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的一部分,描绘了唐太宗梦游阴间的神奇经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个既神秘又奇幻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死、善恶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