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百岁光陰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古来陰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却说唐太宗随着崔判官、朱太尉,自脱了冤家债主,前进多时,却来到“六道轮回”之所,又见那腾云的身披霞帔,受-的腰挂金鱼,僧尼道俗,走兽飞禽,魑魅魍魉,滔滔都奔走那轮回之下,各进其道。唐王问曰:“此意何如?”判官道:“陛下明心见性,是必记了,传与阳间人知。
这唤做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唐王听说,点头叹曰:“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善心常切切,善道大开开。莫教兴恶念,是必少刁乖。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判官送唐王直至那超生贵道门,拜呼唐王道:
诗: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
译文:人生百年如流水般匆匆逝去,一生的作为如同水泡般短暂。
注释:百岁光阴——指人的生命历程,即百年。似水一般流逝,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易逝。
一生事业等浮沤——指一个人一生中的事业和成就像水泡一样飘渺不定,难以持久。
译文:昨日面庞桃花色,今日头上雪片浮。
注释:昨日面庞桃花色——指昨天脸上的红润如同桃花一样美丽。
今日头上雪片浮——形容头发上堆积了如雪花般洁白的白雪,形象地描绘了冬天严寒的天气。
译文: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
注释:白蚁阵残——比喻事情的结束就像蚂蚁的巢穴被破坏后留下的残骸一样,暗示着事物的无常和短暂。
子规声切想回头——指夜幕降临时,杜鹃鸟的叫声催人回首往事,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译文:古来阴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注释:阴能延寿——指通过修炼阴德(阴德是指暗中做好事,不张扬自己的善行)能够延长寿命。
善不求怜天自周——意思是说,即使不去求取他人的怜悯和同情,上天也会自然地给予恩惠与保护。
译文:却说唐太宗随着崔判官、朱太尉,自脱了冤家债主,前进多时,却来到“六道轮回”之所,又见那腾云的身披霞帔,受-的腰挂金鱼,僧尼道俗,走兽飞禽,魑魅魍魉,滔滔都奔走那轮回之下,各进其道。
注释:却说唐太宗随着崔判官、朱太尉——这里的崔判官和朱太尉是虚构的人物,可能是小说中的角色,他们陪同唐太宗一起经历这个轮回之旅。
自脱了冤家债主——指唐太宗摆脱了过去那些恩怨纠葛,不再受到他们的束缚和控制。
前进多时——经过一段漫长的旅程。
来到“六道轮回”之所——到达了一个叫做“六道轮回”的地方,这是佛教中用来描述生命轮回的场所。
又见那腾云的身披霞帔——在这个地方,唐太宗看到了一位穿着彩色霞帔的人在天空中飞翔。
受-的腰挂金鱼——这个人物腰间挂着一条金色的鱼,这可能是某种身份的象征。
僧尼道俗,走兽飞禽——描述了一个充满各种宗教和文化活动的场景。其中,僧人、道士、和尚、尼姑和各类动物、鸟类都在其中活动。
魑魅魍魉——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能够害人的鬼怪和妖精。
滔滔都奔走那轮回之下,各进其道——这里用“滔滔”来形容人群众多,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奔波,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命运。
唐王问曰:“此意何如?”——唐太宗向判官提出了这个问题,询问关于这个世界和生死轮回的看法。
判官道:“陛下明心见性,是必记了,传与阳间人知。”——这位判官告诉唐太宗,他的心中已经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且要记录下来让阳间的人们知晓。
这唤做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这是关于六道轮回的解释,每个道都有不同的含义和特点。
点头叹曰:“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善心常切切,善道大开开。莫教兴恶念,是必少刁乖。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唐太宗听到这些解释后表示赞同和感叹,认为做好事会带来好运而不招致灾难,善良的心态应当时刻保持,善行的道路应当广阔无阻。他还告诫自己不要产生恶意的想法或行为,因为神明会安排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