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道:“你怕打,却怎么扯谎?”八戒道:“哥哥呀,只是这一遭儿,以后再不敢了。”行者道:“一遭便打三棍罢。”八戒道:“爷爷呀,半棍儿也禁不得!”呆子没计奈何,扯住师父道:“你替我说个方便儿。”长老道:“悟空说你编谎,我还不信。今果如此,其实该打。但如今过山少人使唤,悟空,你且饶他,待过了山再打罢。”行者道:“古人云,顺父母言情,呼为大孝。师父说不打,我就且饶你。你再去与他巡山,若再说谎误事,我定一下也不饶你!”那呆子只得爬起来奔上大路又去。你看他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变化了跟住他,故见一物,即疑是行者。走有七八里,见一只老虎,从山坡上跑过,他也不怕,举着钉钯道:
“师兄来听说谎的,这遭不编了。”又走处,那山风来得甚猛,呼的一声,把颗枯木刮倒,滚至面前,他又跌脚捶胸的道:“哥啊!
诗句:
行者道:“你怕打,却怎么扯谎?”八戒道:“哥哥呀,只是这一遭儿,以后再不敢了。”
译文:
孙悟空问道:“你害怕被惩罚,却为何撒谎?”猪八戒回答道:“师兄啊,就这一次而已,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注释:
- 行者:指孙悟空。
- 道:说。
- 怕打:害怕受到惩罚。
- 扯谎:撒谎。
- 又:再一次、又一次。
- 哥哥呀:称呼孙悟空(兄长)的敬词。
- 只:仅仅、只有。
- 一回儿:这一次。
- 再:又一次。
- 不:不是。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僧和孙悟空之间关于是否应该惩罚猪八戒的一次对话。孙悟空询问猪八戒为何撒谎,而猪八戒表示自己害怕被打,所以不再撒谎。然而,孙悟空并未完全信服,认为猪八戒只是在这一次,以后不会再撒谎。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