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只说受生因,便作如来会上人。一念静观尘世佛,十方同看降威神。欲知今日真明主,须问当年嫡母身。别有世间曾未见,一行一步一花新。却说那乌鸡国王太子,自别大圣,不多时回至城中,果然不奔朝门,不敢报传宣诏,径至后宰门首,见几个太监在那里把守。见太子来,不敢阻滞,让他进去了。好太子,夹一夹马,撞入里面,忽至锦香亭下,只见那正宫娘娘坐在锦香亭上,两边有数十个嫔妃掌扇,那娘娘倚雕栏儿流泪哩。你道他流泪怎的?原来他四更时也做了一梦,记得一半,含糊了一半,沉沉思想。这太子下马,跪于亭下,叫:“母亲!”那娘娘强整欢容,叫声“孩儿,喜呀!喜呀!这二三年在前殿与你父王开讲,不得相见,我甚思量,今日如何得暇来看我一面?诚万千之喜!诚万千之喜!孩儿,你怎么声音悲惨?你父王年纪高迈,有一日龙归碧海,凤返丹霄,你就传了帝位,还有甚么不悦?”太子叩头道:“母亲,我问你:即位登龙是那个?称孤道寡果何人?”娘娘闻言道:“这孩儿发风了!做皇帝的是你父王,你问怎的?”太子叩头道:“万望母亲敕子无罪,敢问;不敕,不敢问。”娘娘道:“子母家有何罪?敕你,敕你,快快说来。”太子道:
诗句
却说那乌鸡国王太子,自别大圣,不多时回至城中,果然不奔朝门,不敢报传宣诏,径至后宰门首,见几个太监在那里把守。见太子来,不敢阻滞,让他进去了。好太子,夹一夹马,撞入里面,忽至锦香亭下,只见那正宫娘娘坐在锦香亭上,两边有数十个嫔妃掌扇,那娘娘倚雕栏儿流泪哩。你道他流泪怎的?原来他四更时也做了一梦,记得一半,含糊了一半,沉沉思想。这太子下马,跪于亭下,叫:“母亲!”那娘娘强整欢容,叫声“孩儿,喜呀!喜呀!这二三年在前殿与你父王开讲,不得相见,我甚思量,今日如何得暇来看我一面?诚万千之喜!诚万千之喜!孩儿,你怎么声音悲惨?你父王年纪高迈,有一日龙归碧海,凤返丹霄,你就传了帝位,还有甚么不悦?”
译文
话说在一次别离之后,乌鸡国的太子回到了城中。他没有去朝堂,也不敢向太监传达诏书,而是直接闯了进去。他冲进皇宫,来到了锦香亭下。在那里,他见到了正宫娘娘,她在亭子里坐着,身边是几十个宫女正在拿着扇子扇风。看到太子,她没有阻止,允许他进入。
太子跪下,呼唤:“母亲!”正宫娘娘尽力掩饰自己的悲伤,笑着叫道:“我的宝贝儿,你来了!你来了!这两三年间你在前殿陪伴我,我非常思念你。今天怎么有时间来看我呢?真是太高兴了!太高兴了!我的宝贝儿,你为什么看起来这么难过?你的父王年事已高,将来有一天他就像龙一样回到深海之中,像凤凰一样返回天空之上,那时候你就会成为皇帝。那你还会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太子叩头说:“母亲,我问你,皇位应该是谁?”“这个皇位当然是由你来继承啊。”正宫娘娘回答说。太子又问:“那么,做皇帝的人是谁?”“那个人就是你的父王。”
注释
- 乌鸡国:古代中国小说中虚构的一个国家名。
- 太子:指该国国君的儿子,即将成为国王的人。
- 锦香亭:一个位于宫中的美丽亭子,常被用作皇帝休息或会见重要人物的地方。
- 正宫娘娘:皇帝的妻子,通常在后宫中拥有最高的权力和地位。
- 龙归碧海,凤返丹霄:这是对人去世后成为神仙或达到极高境界的诗意表达。
- 帝位: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职位,通常由皇帝所继承。
- 敕子无罪:皇帝对犯错的子女给予宽恕的命令。
- 母家:母亲的家族。
- 龙归碧海:龙作为帝王的象征,此处比喻为死去的皇帝。
- 凤返丹霄:凤凰作为皇族的象征,这里指皇帝的逝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王子与母亲的对话来展示其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从宫殿到亭子,从梦境到现实的对比,都深刻地表达了父子关系和个人情感的变迁。通过这种叙事结构,诗歌不仅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还揭示了人性、权力以及宿命的主题。王子的询问和母亲的回答反映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添了诗句的情感深度。此外,通过使用传统的古典文学元素如“龙归碧海,凤返丹霄”,诗歌赋予了这些概念以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展示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观和人性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