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行者保护了三藏,那本寺中的和尚,见他们与太子这样绸缪,怎不恭敬?却又安排斋供,管待了唐僧,依然还歇在禅堂里。将近有一更时分,行者心中有事,急睡不着。他一毂辘爬起来,到唐僧床前叫:“师父。”此时长老还未睡哩,他晓得行者会失惊打怪的,推睡不应。行者摸着他的光头,乱摇道:“师父怎睡着了?”唐僧怒道:“这个顽皮!这早晚还不睡,吆喝甚么?”
行者道:“师父,有一桩事儿和你计较计较。”长老道:“甚么事?”行者道:“我日间与那太子夸口,说我的手段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拿那妖精如探囊取物一般,伸了手去就拿将转来,却也睡不着,想起来,有些难哩。”唐僧道:“你说难,便就不拿了罢。”行者道:“拿是还要拿,只是理上不顺。”唐僧道:“这猴头乱说!妖精夺了人君位,怎么叫做理上不顺!”行者道:“你老人家只知念经拜佛,打坐参禅,那曾见那萧何的律法?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他与三宫妃后同眠,又和两班文武共乐,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唐僧道:“怎么不好定罪?”行者道:“他就是个没嘴的葫芦,也与你滚上几滚。他敢道:我是乌鸡国王,有甚逆天之事,你来拿我?将甚执照与他折辩?”唐僧道:“凭你怎生裁处?”行者笑道:“老孙的计已成了,只是干碍着你老人家,有些儿护短。”唐僧道:“我怎么护短?”行者道:“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儿偏向他。”唐僧道:“我怎么向他?”行者道:“你若不向他啊,且如今把胆放大些,与沙僧只在这里。待老孙与八戒趁此时先入那乌鸡国城中,寻着御花园,打开琉璃井,把那皇帝尸首捞将上来,包在我们包袱里。明日进城,且不管甚么倒换文牒,见了那怪,掣棍子就打。他但有言语,就将骨榇与他看,说你杀的是这个人!却教太子上来哭父,皇后出来认夫,文武多官见主,我老孙与兄弟们动手。这才是有对头的官事好打。”唐僧闻言暗喜道:“只怕八戒不肯去。”行者笑道:“如何?
诗句:
这行者保护了三藏,那本寺中的和尚,见他们与太子这样绸缪,怎不恭敬?
译文:
这位行者(孙悟空)保护了唐僧,寺庙里的和尚们,看到他们在与王子相处,怎能不表现出尊敬和谨慎。
注释:
- 行者(孙悟空):指的应该是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因为他是唐僧的主要保护者。
- 三藏(唐僧):指的是唐僧,即唐玄奘,他的徒弟们为了保护他,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难。
- 本寺中的和尚:指的是唐僧所在的寺庙里的人。
- 与太子这样绸缪:形容他们和王子相处得很好,关系融洽。
- 怎不恭敬:表示和尚们对王子的态度是非常恭敬的。
- 安排斋供:为僧人准备了斋饭。
- 唐僧:这里应该是指的唐僧,因为唐僧是《西游记》的主要角色之一。
- 还歇在禅堂里:仍然在寺庙中的禅堂休息。
- 将近有一更时分:接近半夜的时候。
- 行者心中有事,急睡不着:孙悟空心里有事,所以睡不着觉。
- 长老还未睡哩:说明长老已经睡了,但是孙悟空知道会打扰到他们。
- 推睡不应:推开睡觉的弟子,但弟子仍然不愿意醒来。
- 摸着他的光头,乱摇道:“师父怎睡着了?”:孙悟空摸了摸唐僧的头发,并摇晃他,让唐僧起床。
- 长老道:“甚么事?”:长老问孙悟空有什么事。
- 有一桩事儿和你计较计较:孙悟空想要和长老讨论一些事情。
- 长老道:“甚么事?”:长老再次询问孙悟空要讨论的事情。
- “我日间与那太子夸口,说我的手段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拿那妖精如探囊取物一般,伸了手去就拿将转来,却也睡不着,想起来,有些难哩。”:孙悟空向长老炫耀自己能够轻易捉拿妖怪的能力,并且因此感到难以入睡。
- “你说难,便就不拿了罢。”:长老告诉孙悟空,如果妖怪真的难以捉拿,那么就不用费心去抓了。
- “拿是还要拿,只是理上不顺。”:孙悟空认为即使妖怪难以捉拿,也应该抓住机会将其绳之以法。
- “你老人家只知念经拜佛,打坐参禅,那曾见那萧何的律法?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他与三宫妃后同眠,又和两班文武共乐,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孙悟空批评长老只知道念经拜佛,而忽视了实际的法律原则。同时,他引用“拿贼拿赃”的原则,暗示即使能够抓到妖怪,也不应该随便定罪。
- “怎么不好定罪?”:长老询问孙悟空为什么不能随便定罪。
- “他就是个没嘴的葫芦,也与你滚上几滚。他敢道:我是乌鸡国王,有甚逆天之事,你来拿我?将甚执照与他折辩?”:孙悟空讽刺长老,妖怪虽然没有嘴巴,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理由和证据。
- “凭你怎生裁处?”:长老询问孙悟空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 “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儿偏向他。”:孙悟空讽刺长老对自己弟弟的不公平待遇。
- “你若不向他啊,且如今把胆放大些,与沙僧只在这里。待老孙与八戒趁此时先入那乌鸡国城中,寻着御花园,打开琉璃井,把那皇帝尸首捞将上来,包在我们包袱里。明日进城,且不管甚么倒换文牒,见了那怪,掣棍子就打。他但有言语,就将骨榇与他看,说你杀的是这个人!却教太子上来哭父,皇后出来认夫,文武多官见主,我老孙与兄弟们动手。这才是有对头的官事好打。”:孙悟空计划带领猪八戒和沙僧进入乌鸡国寻找妖怪的尸体,并将尸体带回,以此来打击妖怪的嚣张气焰。
- 唐僧闻言暗喜道:“只怕八戒不肯去。”:唐僧听到这个计划后,心中暗自高兴,但担心猪八戒是否愿意参与。
- “如何?”:孙悟空询问唐僧的意见。
- “这行者保护了三藏,那本寺中的和尚,见他们与太子这样绸缪,怎不恭敬?”:这句话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强调了师徒四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妖怪的态度。
注释:
- 保护了三藏:指的是唐僧和他的徒弟们一起保护着唐三藏(即唐僧)安全到达目的地。
- 那本寺中的和尚:指的是寺庙里的僧侣们。
- 见他们与王子这样绸缪:表示这些僧侣们对待王子非常恭敬和友好。
- 怎不恭敬:表示僧侣们对王子的态度非常恭敬。
- 干碍着你老人家,有些儿护短:这里的护短可能是一个方言表达,意思是有些偏袒或者偏爱。
- 只说他没嘴的葫芦,也和你滚上几滚:这句话的意思是妖怪虽然没有嘴巴,但仍然有很多话可以说。
- 你怎么和他折辩?:这里的折辩是一个方言表达,意思是辩解或者解释。
- 八戒生得夯:这句话是在形容猪八戒身体健壮、力大无穷。
- 你有些儿偏向他:这里的偏向是一个方言表达,意味着有些方面对某个人或事物有所偏好或偏袒。
- 你若不向他啊:这里的向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指向或面对。
- 且如今把胆放大些:这里的胆可以解读为勇气或胆量。
- 与沙僧只在这里:这里的只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只在这里停留或暂时停留。
- 待老孙与八戒趁此时先入那乌鸡国城中:这里的先入是指先进入某个地方或国家的意思。
- 寻着御花园,打开琉璃井,把那皇帝尸首捞将上来:这里的御花园和琉璃井是古代皇宫中常见的建筑,皇帝死后通常会埋葬在皇宫的地宫中。
- 明日进城:这里的进城可以理解为进入城市或城镇。
- 且不管甚么倒换文牒:这里的倒换文牒可以理解为交换公文或文书。
- 见了那怪,掣棍子就打:这里的就打可以理解为立即行动或采取行动。
- 他但有言语,就把骨榇与他看:这里的骨榇可以理解为骷髅或死人的骨架。
- 说你杀的是这个人!却教太子上来哭父:这里的哭父可以理解为哀悼或悲痛。
- 皇后出来认夫:这里的认夫可以理解为承认或认可丈夫的身份。
- 我们老孙与兄弟们动手:这里的动手可以理解为开始进行攻击或战斗。
- 这才是有对头的官事好打: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有争议的官司非常好打或者容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