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笑道:“师父,他死了可干你事?又不是你家父祖,哭他怎的!”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你怎的这等心硬?”八戒道:“不是心硬,师兄和我说来,他能医得活。若是医不活,我也不驮他来了。”那长老原来是一头水的,被那呆子摇动了,也便就叫:“悟空,若果有手段医活这个皇帝,正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我等也强似灵山拜佛。”行者道:“师父,你怎么信这呆子乱谈!人若死了,或三七五七,尽七七日,受满了阳间罪过,就转生去了,如今已死三年,如何救得!”三藏闻其言道:“也罢了。”八戒苦恨不息道:“师父,你莫被他瞒了,他有些夹脑风。你只念念那话儿,管他还你一个活人。”真个唐僧就念《紧箍儿咒》,勒得那猴子眼胀头疼。毕竟不知怎生医救,且听下回分解——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中的诗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八戒笑道:“师父,他死了可干你事?又不是你家父祖,哭他怎的!”(八戒笑着对唐僧说:“师父,他已经死了,和你没关系,你又何必为他而哭泣呢?”)
  • 注释:八戒在这里反驳唐僧因为过度悲伤可能对身体不好的看法,认为应该保持乐观。
  1. 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你怎的这等心硬?”(唐僧回答道:“弟子啊,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方便为门,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
  • 注释:唐僧在提醒八戒,作为僧人应当有宽容和理解他人的心肠。
  1. 八戒道:“不是心硬,师兄和我说来,他能医得活。若是医不活,我也不驮他来了。”(八戒回答说:“我不是心硬,师兄如果能够治好他的病,我就带他来;如果不能治,我也不会背他走的。”)
  • 注释:这里的“师兄”指的是孙悟空,八戒承认自己并不是完全固执,而是有所考虑的。
  1. 那长老原来是一头水的,被那呆子摇动了,也便就叫:“悟空,若果有手段医活这个皇帝,正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我等也强似灵山拜佛。”(长老原来只是受了惊吓,后来被八戒的一番话所动摇,开始相信孙悟空能够治疗皇帝。)
  • 注释:长老原本不相信孙悟空的医术,但在八戒的解释下开始改变想法。
  1. 行者道:“师父,你怎么信这呆子乱谈!人若死了,或三七五七,尽七七日,受满了阳间罪过,就转生去了,如今已死三年,如何救得!”(孙悟空对唐僧说:“师父,你怎么相信这呆子胡言乱语!人死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转生,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怎么可能再救活呢?”)
  • 注释:孙悟空在这里质疑唐僧的想法,认为不可能通过任何方法复活已经死去的人。
  1. 三藏闻其言道:“也罢了。”(唐僧听说后,有些无奈地说:“好吧。”)
  • 注释:唐僧接受了孙悟空的观点,不再坚持救治的念头。
  1. 八戒苦恨不息道:“师父,你莫被他瞒了,他有些夹脑风。你只念念那话儿,管他还你一个活人。”(八戒非常不满地抱怨说:“师父,你不要被他欺骗了,他可能有轻微的中风症状。你只要一直念叨那些咒语,就能让他恢复。”)
  • 注释:八戒在这里表达了对孙悟空医术的不信任,并建议唐僧继续念咒。
  1. 真个唐僧就念《紧箍儿咒》,勒得那猴子眼胀头疼。(唐僧真的开始念《紧箍儿咒》,试图制服孙悟空。)
  • 注释:唐僧念咒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惩罚孙悟空,而不是真的有治愈的效果。
  1. 毕竟不知怎生医救,且听下回分解——(到底不知道该如何救治,让我们期待下一回的解答。)
  • 注释:这句话预示着接下来的情节将有新的发展和解释。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路上的一次对话。其中包含了佛教教义、道教理念以及民间信仰的混合。诗中的八戒和唐僧的对话展现了师徒之间的不同观点和性格特点。孙悟空的自信和唐僧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反映了师徒间的信任与分歧。此外,诗中提到的各种宗教概念和迷信行为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