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选剥了衣服,四马攒蹄,捆在后院里,着小妖打干净水刷洗,要上笼蒸吃哩,急听得报声祸事,且不刷洗,便来前庭上问:“有何祸事?”小妖道:“有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带一个长嘴大耳的和尚,在门前要甚么唐僧师父哩。但若牙迸半个不字,就要掀翻山场,-平洞府。”魔王微微冷笑道:“这是孙行者与猪八戒,他却也会寻哩。他拿他师父,自半山中到此,有百五十里,却怎么就寻上门来?”教:“小的们,把管车的,推出车去!”那一班几个小妖,推出五辆小车儿来,开了前门。八戒望见道:“哥哥,这妖精想是怕我们,推出车子,往那厢搬哩。”行者道:“不是,且看他放在那里。”只见那小妖将车子按金、木、水、火、土安下,着五个看着,五个进去通报。那魔王问:“停当了?”答应:“停当了。”教:“取过枪来。”有那一伙管兵器的小妖,着两个抬出一杆丈八长的火尖枪,递与妖王。妖王轮枪拽步,也无甚么盔甲,只是腰间束一条锦绣战裙,赤着脚,走出门前。行者与八戒,抬头观看,但见那怪物: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要识此魔真姓氏,名扬千古唤红孩。那红孩儿怪,出得门来,高叫道:
【译文】:
唐僧在流沙河被怪捉走,观音菩萨派二郎神去收服红孩儿。
【赏析】:
这首《西游记》中第四十一回的诗句描绘了孙悟空和猪八戒前往寻找唐僧师父的冒险历程。诗中的“心猿遭火败”暗指孙悟空在与红孩儿的对抗中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挑战,而“木母被魔擒”则描述了唐僧被红孩儿捉住的场景。
这首诗通过对妖怪的描写以及其对唐僧师徒的态度,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唐僧师徒四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注释】:
- “唐僧”:这是取经团队的领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唐玄奘。
- “流沙河”:是一条位于印度和中国边境的河流,故事中唐僧就是从这里被捉走的。
- “观音菩萨”:是中国佛教中的重要菩萨之一,她派遣二郎神去收服红孩儿。
- “二郎神”:在中国神话中负责捉拿妖魔鬼怪的神将。
- “红孩儿”:是一只修炼成精的火焰山妖魔,他的名字来源于他的外貌像红色,性格凶猛。
- “观音菩萨”和”二郎神”:都是佛教中的人物,他们的出现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大事件。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情节的紧张和激烈,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