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行者在旁取事,但挨挨摸摸,行近妆台,把三个金铃轻轻拿过,慢慢移步,溜出宫门,径离洞府。到了剥皮亭前无人处,展开豹皮幅子看时,中间一个,有茶钟大,两头两个,有拳头大。他不知利害,就把绵花扯了,只闻得当的一声响区,骨都都的迸出烟火黄沙,急收不住,满亭中烘烘火起。唬得那把门精怪一拥撞入后宫,惊动了妖王,慌忙教:“去救火,救火!”出来看时,原来是有来有去拿了金铃儿哩。妖王上前喝道:“好贱奴!怎么偷了我的金铃宝贝,在此胡弄!”叫:“拿来,拿来!”那门前虎将、熊师、豹头、彪帅、獭象、苍狼、乖獐、狡兔、长蛇、大蟒、猩猩,帅众妖一齐攒簇。那行者慌了手脚,丢了金铃,现出本象,掣出金箍如意棒,撒开解数,往前乱打。那妖王收了宝贝,传号令,教:“关了前门!”众妖听了,关门的关门,打仗的打仗。那行者难得脱身,收了棒,摇身一变,变作个痴苍蝇儿,钉在那无火处石壁上。众妖寻不见,报道:“大王,走了贼也,走了贼也!”妖王问:“可曾自门里走出去?”众妖都说:“前门紧锁牢拴在此,不曾走出。”妖王只说:“仔细搜寻!”有的取水泼火,有的仔细搜寻,更无踪迹。妖王怒道:“是个什么贼子,好大胆,变作有来有去的模样,进来见我回话,又跟在身边,乘机盗我宝贝!早是不曾拿将出去!若拿出山头,见了天风,怎生是好?”虎将上前道:“大王的洪福齐天,我等的气数不尽,故此知觉了。”熊师上前道:“大王,这贼不是别人,定是那战败先锋的那个孙悟空。想必路上遇着有来有去,伤了性命,夺了黄旗、铜锣、牙牌,变作他的模样,到此欺骗了大王也。”妖王道:“正是,正是!见得有理!”叫:“小的们,仔细搜求防避,切莫开门放出走了!”这才是个有分教:弄巧翻成拙,作耍却为真。毕竟不知孙行者怎么脱得妖门,且听下回分解。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七十一回中的一部分,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妖怪,他用三个金铃来迷惑和控制孙悟空。孙悟空机智勇敢,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功地逃脱了妖怪的控制。
诗句:
- 孙悟空在旁取事,但挨挨摸摸,行近妆台,把三个金铃轻轻拿过,慢慢移步,溜出宫门,径离洞府。
- 到了剥皮亭前无人处,展开豹皮幅子看时,中间一个,有茶钟大,两头两个,有拳头大。
- 他不知利害,就把绵花扯了,只闻得当的一声响区,骨都都的迸出烟火黄沙,急收不住,满亭中烘烘火起。
- 慌了手脚,丢了金铃,现出本象,掣出金箍如意棒,撒开解数,往前乱打。
- 那妖王收回宝贝,传号令,教:“关了前门!”众妖听了,关门的关门,打仗的打仗。
- 行者难得脱身,收了棒,摇身一变,变作个痴苍蝇儿,钉在那无火处石壁上。
- 妖王询问后得知是孙悟空所为,愤怒之下要求仔细搜寻。
译文:
孙悟空在附近做事,小心翼翼地接近一个装饰台,轻轻地拿起三个金铃并慢慢地移动脚步,离开洞穴。到达剥皮亭时,没有人的地方,他展开豹皮展示金铃,中间一个像茶杯那么大,两边的两个像是拳头那么大。他不小心破坏了棉絮,只听“当”的一声响亮,火花四溅的黄色烟雾和火焰迅速蔓延整个亭子。吓得守卫精怪们急忙冲进后宫,惊动了妖怪大王。大王急忙命令:“去救火。”出来一看,原来是有来有去偷走了金铃。妖怪大王怒喝:“你这个贱奴怎么偷了我的金铃宝贝!在这里胡闹什么?”命令道:“拿来,拿来!”门前虎将、熊师等众多妖怪立刻聚集起来。孙悟空慌了手脚,丢掉了金铃,露出了本来面目,拿起金箍棒开始乱打。妖怪大王收起宝贝,发出命令让所有妖怪关上门窗。众妖听从命令行动,孙悟空难以脱身,收起武器变成一只苍蝇飞到无火处的石头上。众妖找不到他,报告说:“大王,逃走了贼人。”妖怪问:“你从哪个门里出去的?”众妖都说:“前门紧紧关闭并且已经锁好,没有一个人能出去。”妖怪大王说:“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有的用水泼火,有的仔细寻找,却始终没有发现孙悟空的踪迹。妖怪大王愤怒地说:“这个贼人胆子太大了,居然冒充我们的模样进来见我们,还趁机偷走我们的宝贝!幸好没有被带出宫外,否则天知道会发生什么!”虎将上前说:“大王您的福气无边,而我们的运气却无法与之相比,所以能够察觉到这一切。”熊师也上前说:“大王,这次逃跑的不是别人,一定是那个战败先锋的孙悟空。他在路上遇到了有来有去,受了伤,夺走了他的黄旗、铜锣、牙牌,变成了他的样子,欺骗了大王。”妖怪大王肯定地说:“正是如此,正是这样!”叫:“小的们,请务必仔细搜索防范,千万不要开门放走那个逃走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孙悟空与妖怪的斗争过程,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在面对强大敌人时,孙悟空并没有退缩,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巧妙应对。他的机智和勇敢,不仅保护了自己,还成功击败了敌人。这首诗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写,展示了孙悟空的勇敢和智慧,以及他对待困难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