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了一会,笑了一会,娘娘问道:“大王,宝贝不曾伤损么?”妖王道:“这宝贝乃先天抟铸之物,如何得损!只是被那贼扯开塞口之绵,烧了豹皮包袱也。”娘娘说:“怎生收拾?”妖王道:“不用收拾,我带在腰间哩。”假春娇闻得此言,即拔下毫毛一把,嚼得粉碎,轻轻挨近妖王,将那毫毛放在他身上,吹了三口仙气,暗暗的叫“变!”那些毫毛即变做三样恶物,乃虱子、虼蚤、臭虫,攻入妖王身内,挨着皮肤乱咬。那妖王燥痒难禁,伸手入怀揣摸揉痒,用指头捏出几个虱子来,拿近灯前观看。娘娘见了,含忖道:“大王,想是衬衣禳了,久不曾浆洗,故生此物耳。”妖王惭愧道:“我从来不生此物,可可的今宵出丑。”娘娘笑道:“大王何为出丑?常言道,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哩。且脱下衣服来,等我替你捉捉。”妖王真个解带脱衣。假春娇在旁,着意看着那妖王身上,衣服层层皆有虼蚤跳,件件皆排大臭虫;子母虱,密密浓浓,就如蝼蚁出窝中。不觉的揭到第三层见肉之处,那金铃上纷纷垓垓的,也不胜其数。假春娇道:“大王,拿铃子来,等我也与你捉捉虱子。”那妖王一则羞,二则慌,却也不认得真假,将三个铃儿递与假春娇。假春娇接在手中,卖弄多时,见那妖王低着头抖这衣服,他即将金铃藏了,拔下一根毫毛,变作三个铃儿,一般无二,拿向灯前翻检;却又把身子扭扭捏捏的,抖了一抖,将那虱子、臭虫、虼蚤,收了归在身上,把假金铃儿递与那怪。那怪接在手中,一发朦胧无措,那里认得什么真假,双手托着那铃儿,递与娘娘道:“今番你却收好了,却要仔细仔细,不要象前一番。”那娘娘接过来,轻轻的揭开衣箱,把那假铃收了,用黄金锁锁了,却又与妖王叙饮了几杯酒,教侍婢:“净拂牙床,展开锦被,我与大王同寝。”那妖王诺诺连声道:“没福,没福!不敢奉陪,我还带个宫女往西宫里睡去,娘娘请自安置。”遂此各归寝处不题。
《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第七十一回。这一回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假扮成唐僧,降伏妖怪的故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序言
- 叙一会,笑了一会:这两句可能是描述两位角色之间的对话或情感交流,反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 娘娘问道:“大王,宝贝不曾伤损么?”:娘娘关心地询问妖王所携带之物是否完好无损。
- 妖王道:“这宝贝乃先天抟铸之物,如何得损!只是被那贼扯开塞口之绵,烧了豹皮包袱也。”:妖王回答称其宝物珍贵且不易受损,但被外力破坏。
- 娘娘说:“怎生收拾?”:娘娘询问如何处理损坏之物。
- 妖王道:“不用收拾,我带在腰间哩。”:妖王自信宝物安全无虞,无需处理。
- 假春娇闻得此言,即拔下毫毛一把,嚼得粉碎,轻轻挨近妖王,将那毫毛放在他身上,吹了三口仙气,暗暗的叫“变!”:假春娇听到妖王的话后,拔下自己的毛发准备用于恶作剧。
高潮
- 那毫毛即变做三样恶物,乃虱子、虼蚤、臭虫,攻入妖王身内,挨着皮肤乱咬。:毫毛变成虱子、蚤、臭虫,攻击妖王的身体,引发骚痒感。
- 那妖王燥痒难禁,伸手入怀揣摸揉痒,用指头捏出几个虱子来,拿近灯前观看。:妖王因痒难以忍受,伸手入怀抓搔,并观察手中虱子的形态。
- 娘娘见了,含忖道:“大王,想是衬衣禳了,久不曾浆洗,故生此物耳。”:娘娘猜测这可能是因为衣物久未清洗导致虱子滋生。
- 妖王惭愧道:“我从来不生此物,可可的今宵出丑。”:妖王自嘲自己从未有过此类问题。
- 娘娘笑道:“大王何为出丑?常言道,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哩。且脱下衣服来,等我替你捉捉。”:娘娘认为这是件小事,并提议帮助妖王除去身上的虱子。
- 真个解带脱衣。假春娇在旁,着意看着那妖王身上,衣服层层皆有虼蚤跳,件件皆排大臭虫;子母虱,密密浓浓,就如蝼蚁出窝中。:妖王真的脱下了衣服,而假春娇在一旁仔细观察。
- 不觉的揭到第三层见肉之处,那金铃上纷纷垓垓的,也不胜其数。:随着衣物的脱去,金铃露出更多,数量可观。
- 假春娇道:“大王,拿铃子来,等我也与你捉捉虱子。”:假春娇提出自己也来帮忙捉虱子。
- 那妖王一则羞,二则慌,却也不认得真假,将三个铃儿递与假春娇。:妖王既感到羞愧又感到尴尬,不确定手中的铃儿真伪。
- 假春娇接在手中,卖弄多时,见那妖王低着头抖这衣服,他即将金铃藏了,拔下一根毫毛,变作三个铃儿,一般无二,拿向灯前翻检;却又把身子扭扭捏捏的,抖了一抖,将那虱子、臭虫、虼蚤,收了归在身上,把假金铃儿递与那怪。:假春娇利用她的魔法变出真正的金铃给妖王看。
- 那怪接在手中,一发朦胧无措,那里认得什么真假,双手托着那铃儿,递与娘娘道:“今番你却收好了,却要仔细仔细,不要象前一番。”:妖王由于困惑于真伪未能认出,只好将铃儿交予娘娘,请求她小心保管不要发生上次的情况。
结尾
- 那娘娘接过来,轻轻揭开衣箱,把那假铃收了,用黄金锁锁了,却又与妖王叙饮了几杯酒,教侍婢:“净拂牙床,展开锦被,我与大王同寝。”:娘娘将假货收好并用黄金锁锁住后和妖王共饮了几杯,安排侍者清理房间。
- 那妖王诺诺连声道:“没福,没福!不敢奉陪,我还带个宫女往西宫里睡去,娘娘请自安置。”遂此各归寝处不题。:妖王表示自己没有资格和娘娘共眠,并邀请宫女去西宫休息,然后各自回房休息。
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七十一回的精彩片段,描绘了孙悟空与妖怪斗智斗勇的过程。其中孙悟空使用智慧和机智战胜妖怪,展现了其非凡的本领和勇气。同时,诗歌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困境,通过妖怪和娘娘的对话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助和恐惧。此外,诗歌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寓意,通过对妖怪的描述和处理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善恶是非的判断和价值取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