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就铜头铁脑盖,天地乾坤世上无。斧砍锤敲不得碎,幼年曾入老君炉。
四斗星官监临造,二十八宿用工夫。水浸几番不得坏,周围傣搭板筋铺。
唐僧还恐不坚固,预先又上紫金箍。”
老魔道:“猴儿不要说嘴!看我这二刀来,决不容你性命!”行者道:“不见怎的,左右也只这般砍罢了。”老魔道:“猴儿,你不知这刀——
金火炉中造,神功百炼熬。锋刃依三略,刚强按六韬。却似苍蝇尾,犹如白蟒腰。入山云荡荡,下海浪滔滔。琢磨无遍数,煎熬几百遭。深山古洞放,上阵有功劳。搀着你这和尚天灵盖,一削就是两个瓢!”
大圣笑道:“这妖精没眼色!把老孙认做个瓢头哩!也罢,误砍误让,教你再砍一刀看怎么。”那老魔举刀又砍,大圣把头迎一迎,乒乓的劈做两半个。大圣就地打个滚,变做两个身子。那妖一见慌了,手按下钢刀。猪八戒远远望见,笑道:“老魔好砍两刀的!却不是四个人了?”老魔指定行者道:“闻你能使分身法,怎么把这法儿拿出在我面前使!”大圣道:“何为分身法?”老魔道:“为什么先砍你一刀不动,如今砍你一刀,就是两个人?”大圣笑道:“妖怪,你切莫害怕。砍上一万刀,还你二万个人!”老魔道:“你这猴儿,你只会分身,不会收身。你若有本事收做一个,打我一棍去罢。”大圣道:“不许说谎,你要砍三刀,只砍了我两刀;教我打一棍,若打了棍半,就不姓孙!”老魔道:“正是,正是。”
这首诗出自《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诗句和译文如下:
第一句:生就铜头铁脑盖,天地乾坤世上无。
译文:生来就有铜做的头和铁打的脑壳,世间没有比这更坚硬的东西了。
注释:这里的“铜”和“铁”象征着孙悟空的坚固防御。第二句:斧砍锤敲不得碎,幼年曾入老君炉。
译文:用斧子砍也锤打也砸不碎,他小时候曾被太上老君炼过丹。
注释:“老君炉”指的是道教中炼丹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孙悟空的强大生命力。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句:四斗星官监临造,二十八宿用工夫。水浸几番不得坏,周围傣搭板筋铺。
译文:四大天王监造,二十八星宿都参与了制作,水浸多次也不怕坏,周围都是用木板搭建的。
注释:这里的“四大天王”和“二十八星宿”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职人员,象征着强大的保护力和神圣的力量。第十二句:唐僧还恐不坚固,预先又上紫金箍。
译文:唐僧担心它不坚固,所以事先又给它戴上了紫金箍。
注释:紫金箍作为紧箍咒的象征,是唐僧用来制约孙悟空的一种手段。最后一句:大圣笑道:“这妖精没眼色!把老孙认做个瓢头哩!也罢,误砍误让,教你再砍一刀看怎么。”
译文:孙悟空笑着说:“这妖怪真没眼色!竟然把我当成了瓢!”然后说:“好吧,你误砍误让,你再砍一刀看看怎么样。”
注释:“瓢头”在这里是比喻孙悟空头部的形状,表示他被误认为是某种东西。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和坚不可摧的形象。诗中的“铜头铁脑盖”、“老君炉”等意象都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丰富的想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神奇的古代世界。同时,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正义与邪恶、智慧与力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