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将恩报人间少,反把恩慈变作仇。下水救人终有失,三思行事却无忧。
三藏师徒们将着金银服饰拿转,正行处,忽见那枪刀簇簇而来。三藏大惊道:“徒弟,你看那兵器簇拥相临,是甚好歹?”八戒道:“祸来了,祸来了!这是那放去的强盗,他取了兵器,又伙了些人,转过路来与我们斗杀也!”沙僧道:“二哥,那来的不是贼势。大哥,你仔细观之。”行者悄悄的向沙僧道:“师父的灾星又到了,此必是官兵捕贼之意。”说不了,众兵卒至边前,撒开个圈子阵,把他师徒围住道:“好和尚,打劫了人家东西,还在这里摇摆哩!”一拥上前,先把唐僧抓下马来,用绳捆了,又把行者三人,也一齐捆了,穿上扛子,两个抬一个,赶着马,夺了担,径转府城。只见那——
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报怨。沙和尚,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唏唏,要施手段。
【诗句】
恩将恩报人间少,反把恩慈变作仇。下水救人终有失,三思行事却无忧。
【译文】
恩惠的回报在人世间是罕见的,反而将恩惠变成了仇恨。像下水救人一样虽然有失,但再三思考行事则不会有忧患。
【注释】
- 恩将恩报:恩惠地回报。
- 人间少:在人间很少出现。
- 反把恩慈变作仇:反过来将恩惠转化为仇恨。
- 下水救人终有失:比喻救别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损失。
- 三思行事却无忧:再三思考行事则不会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哲理——对待恩惠的态度应该谨慎。诗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回报别人的恩惠,甚至会将恩惠当作仇恨来对待,这是非常不幸的。诗中也指出,即使我们像下水救人那样做了一些事情,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受到损失,这告诉我们在行动之前需要再三考虑。诗中的“恩将恩报”与“恩慈变作仇”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在对待恩惠时要有一种审慎和感恩的心态。
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力,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有智慧和远见,避免因一时冲动或贪婪而导致不必要的灾难。这种反思和警示,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