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更喜,教:“光禄寺设宴,开东阁酬谢。”忽见他三徒立在阶下,容貌异常,便问:“高徒果外国人耶?”长老俯伏道:“大徒弟姓孙,法名悟空,臣又呼他为孙行者。他出身原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被佛祖困压在西番两界山石匣之内,蒙观音菩萨劝善,情愿皈依,是臣到彼救出,甚亏此徒保护。二徒弟姓猪,法名悟能,臣又呼他为猪八戒。他出身原是福陵山云栈洞人氏,因在乌斯藏高老庄上作怪,即蒙菩萨劝善,亏行者收之,一路上挑担有力,涉水有功。三徒弟姓沙,法名悟净,臣又呼他为沙和尚。他出身原是流沙河作怪者,也蒙菩萨劝善,秉教沙门。那匹马不是主公所赐者。”太宗道:“毛片相同,如何不是?”三藏道:“臣到蛇盘山鹰愁涧涉水,原马被此马吞之,亏行者请菩萨问此马来历,原是西海龙王之了,因有罪,也蒙菩萨救解,教他与臣作脚力。当时变作原马,毛片相同。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西游记·第一百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篇,出自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四人经历艰难险阻,最终成功返回东土大唐的故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译文:

  1. 太宗皇帝更加欢喜,命令光禄寺设宴,打开东阁以表示谢意。
  2. 我突然看到了我的三个徒弟站在阶下,他们的容貌与以前不同,我好奇地问道:“高徒真的是外国人吗?”
  3. 长老恭敬地回答:“大徒弟姓孙,法名悟空,臣又称呼他为孙行者。他原本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因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被佛祖压在西番两界山石匣之内。经过观音菩萨的劝善,他才愿意皈依。臣去那里救出了他,他非常感激并保护了臣。二徒弟姓猪,法名悟能,臣又称呼他为猪八戒。他原本是福陵山云栈洞人氏。因为他在乌斯藏高老庄作怪,被菩萨劝善,于是臣把他收服。他一路上挑担有力,涉水有功。三徒弟姓沙,法名悟净,臣又称呼他为沙和尚。他原本是流沙河作怪者。也经菩萨劝善,成为了僧侣。那匹马并不是主公所赐。”
  4. 太宗说:“毛片相同,怎么会不是呢?”三藏回答道:“臣到蛇盘山鹰愁涧涉水时,原马被这匹马吞食了。幸亏行者请菩萨询问这匹马的来历,这匹马原来是西海龙王的宠物。因犯了罪,也蒙菩萨救解,让这匹马教臣做脚力。当时它变作原马,毛片相同。幸亏它能登山越岭,历尽艰辛,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也非常依赖它的力量。”

赏析:

此诗通过对师徒四人的描述,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憨态可掬、沙和尚的忠诚可靠以及唐僧的慈悲为怀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图。诗中通过对话形式,生动刻画了师徒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寓言元素,寓教于乐,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